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0.1%普拉洛芬滴眼液对轻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厦门眼科中心门诊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113例(113只眼)轻中度干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普拉洛芬组有40例(40只眼),氟米龙组有40例(40只眼),对照组有33例(33只眼)。三组患者均应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日,作为基础用药。普拉洛芬组联合应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4次/日;氟米龙组联合应用0.02%氟米龙滴眼液,3次/日;对照组不联合应用其它药物。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天及28天时进行检查,评价指标包括干眼症状总评分、视力、眼压、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I、结膜充血程度,并使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泪液中的前列腺素E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3个组间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及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普拉洛芬组患者干眼症状总评分、视力、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泪液分泌值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米龙组干眼症状总评分、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较治疗前好转(P<0.05),视力、泪液分泌值较治疗前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仅干眼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8d,普拉洛芬组、氟米龙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总评分、结膜充血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视力较治疗前反而下降(P<0.05),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泪液分泌值虽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4d,普拉洛芬组症状总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均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28d,普拉洛芬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充血程度评分均明显好转(P<0.05)。与氟米龙组比较,治疗后14d和28d,普拉洛芬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眼压均未见明显升高。治疗后28d,三组患者中,轻度干眼患者泪液中前列腺素E2浓度均下降,其中普拉洛芬组下降最明显,对照组下降程度最不明显,且普拉洛芬组下降程度高于氟米龙组及对照组;对于中度患者,对照组患者泪液中前列腺素E2浓度反而升高,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组浓度均降低,其中氟米龙组下降程度最明显,普拉洛芬组次之。结论:对于轻中度干眼,与单独使用人工泪液相比较,普拉洛芬联合人工泪液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降低泪液中的前列腺素E2的含量,且其效果与0.02%氟米龙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