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VD是老年期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该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VD 是有明确致病因素的一类疾病,也是目前唯一能够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而预防及延缓进展的痴呆,因而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外对VD发病原因有多种解释,但尚无一种理论能够圆满地解释其真正的发病机制。既往认为VD是由脑梗塞所致,随着对VD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脑血流慢性持续性下降在VD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目前认为脑血流量的减少在痴呆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皮质下白质病变也可引起痴呆,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除血管损害的因素外,合并脑白质疏松的组织学改变可能是VD 发生的病理基础。理论上推测脑血流量的减少是脑白质损害的发病基础,但目前尚无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这一点。本实验从VD动物模型的制备、局部脑血流的动态变化、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脑组织神经病理学变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V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尤其对比观察了皮质下白质区脑血流量及形态学的经时变化。本实验选用3~5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手术组)及对照组(假手术组)。(一)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二)应用瑞典Perimed公司生产的PeriFlux5000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测定不同时间点(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对照组及实<WP=41>验组大鼠额、顶叶皮质、海马区及皮质下白质等不同脑区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三)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研制的Morris水迷宫系统,采用定向航行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这种获取经验(学习)的能力,以逃避潜伏期即从大鼠入水至找到并爬上平台所需时间来表示。术前各组大鼠先进行训练,对已学会游迷宫的大鼠,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同上)再次游迷宫并记录其成绩,通过与对照组成绩的比较来衡量大鼠记忆功能。(四)对每个时间点(同上)各组大鼠脑组织分别进行病理学研究,常规HE及LFB染色,光镜观察额、颞叶皮质、海马区及皮质下白质的形态学改变。(五)应用同济大学研制的HPIAS-1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取LFB染色切片,检测各时间点(同上)每组大鼠皮质下白质神经纤维脱失情况。(六)应用SAS软件包,分别采用t检验及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一)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后1个月,实验大鼠不同脑区,包括额、顶叶皮质及海马区rCBF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至术后4个月仍明显低于正常,额叶、顶叶、海马及皮质下白质等部位脑血流量分别降至正常的25.78%、79.02%、66.4%、53.76%。(二)对于经过训练已学会游迷宫的大鼠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1个月时,其逃避潜伏期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至慢性缺血4个月时,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仍明显受损(P<0.05)。不同时间点缺血组间(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比较,大鼠行为学改变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病理学研究发现,随着脑血流量的降低,额叶、颞叶、海马等部位锥体细胞出现固缩、变性、坏死、脱失等缺血样改变,胶质细胞及小血管增生,少数大鼠出现了额叶梗塞灶;皮质下白质神经纤维束疏松、断裂、脱失。上述病理改变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神经元进一步固缩、严重脱失,锥体细胞层变薄,基质疏松,微空泡形成;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区呈现囊泡样改变,<WP=42>出现软化灶。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可导致大鼠出现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随着脑血流的持续下降,实验大鼠出现进行性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可致实验大鼠皮质下白质出现进行性的神经纤维变性、髓鞘脱失;额叶、颞叶皮质锥体细胞进行性脱失伴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区锥体细胞严重脱失伴基质疏松、微空泡形成。证实慢性持续性脑血流下降是引起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行性的皮质及海马神经元退变以及皮质下白质损害是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