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研究多发性子宫肌瘤挖除术后服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对外周血性激素的影响,探讨其辅助性抑制多发性子宫肌瘤再生的可能机制;
2、通过检测ER、PR(estrogenreceptor,雌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寻找RU-486抑制子宫肌瘤再生的理论依据;
3、探讨术后服用RU-486预防子宫肌瘤再生的可行性。
方法:
1、收集2009年07月至2010年01月因多发性子宫肌瘤于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患者36例。所有患者经妇科检查、B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以组织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手术时间选择在卵泡期者17例,黄体期者19例。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性疾病,术前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
自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后进流质饮食开始,给予口服RU-486,10mg,1/晚,共3个月。抽取患者术前、术后服用RU-4861周、3个月、停药3个月的空腹外周静脉血5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E2、P、FSH、LH等数值,做服药前、服药时、停药后自身前后对照。记录患者服药的不适反应,以及停药后月经复潮的时间、经量、月经周期,随访1年观察肌瘤复发的情况。于术前、术后服药3个月检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2005年01月至2006年01月来我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并以同样方法服用RU-486的88名患者随访5年,记录肌瘤复发的情况,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记录其受孕及分娩的情况。
2、留取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病理切片80份,其中肌瘤组织30例、肌瘤周边组织30例为研究组,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20例为对照组,生育期者45例,围绝经期者27例,绝经期者8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上的ER、PR(ER,estrogenreceptor,雌激素受体;PR,progesteronereceptor,孕激素受体),比较各组织受体表达的情况。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服用RU4861周与用药前相比,在卵泡期服药者E2升高,在黄体期服药者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和卵泡期的P、黄体期的E2均无明显变化。
2、用药3个月与用药前相比,E2、P、FSH、LH均降低(p<0.05),其中黄体期的P明显降低(p<0.01),用药期间36例患者均暂时性闭经,未诉明显不适。
3、停药后3个月与用药前无论是在卵泡期还是黄体期,E2、P、FSH、LH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复查外周血肝肾功、血脂、血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正常,停药后月经均复潮,月经周期规律。
4、子宫肌瘤组织和肌瘤周边组织的ER、P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肌瘤组织的ER、PR阳性率又高于肌瘤周边组织(p均<0.05)。
5、绝经期E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育期组和围绝经期组(p均<0.05),围绝经期组ER阳性率与生育期相比较无明显改变,PR在绝经期、围绝经期、生育期中子宫各组织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6、本研究36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肌瘤复发,对于2005年01月至2006年01月来我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并以同样方法服用RU-486的88名患者随访5年,未见肌瘤复发,其中17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有12例成功妊娠,妊娠率70.6%。
结论:
1、服用RU-4861周时与未用药之前相比,在卵泡期E2较术前有所升高,在黄体期P较术前降低;服药3个月时,E2、P、FSH、LH均下降,P下降最显著,提示通过降低性激素的水平是RU-486预防子宫肌瘤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2、对来我院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并同法服用RU-486的88名患者随访5年,及对本研究36名患者随访1年,均无肌瘤复发,认为RU-486预防多发性子宫肌瘤挖除术后复发的近期效果是肯定的。
3、停药后与未用药前各性激素无明显变化、月经周期无改变,服药期间无明显不适、各项血化验无异常,认为短疗程服用RU-486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是可恢复性的,这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意义重大。
4、停药后随机诊刮,10例病理中1例是“子宫内膜息肉”,提示服药后受持续低雌激素的作用,而无孕激素的对抗对子宫内膜有一定影响,但该副作用是良性且可治疗性的。
5、ER、PR在子宫肌瘤上的表达高于肌瘤周边组织和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认为ER、PR的高表达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也是服用RU_486的理论依据。
6、绝经后外周血的E2、P水平降至很低,但少部分人的肌瘤仍继续生长,可能与ER的持续高表达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