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对中风病肢体痉挛状态患者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治疗作用。2.研究内容及方法将临床60例中风病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头针与体针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只采用康复疗法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Ashworth痉挛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病残程度为疗效评价指标,临床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中风病肢体痉挛状态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3.结果(1)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均数为28.97±3.71;治疗后为55.67±5.40;差值是26.70±5.7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均数为29.19±3.27;治疗后为51.97±3.17;差值是22.87±4.74。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及差值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均数为17.63±3.20;治疗后为7.77±3.84;差值是9.87±4.6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均数为16.57±4.13;治疗后为10.17±3.17;差值是6.40±4.17。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及差值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3)在Ashworth痉挛量表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肌张力评级分别为:0级0例;Ⅰ级3例;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3例,治疗后肌张力评级是:0级3例;Ⅰ级9例;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肌张力评级是:0级0例;Ⅰ级3例;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10例;Ⅳ级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评级是:0级1例;Ⅰ级7例;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经统计学Ridit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分级比较(P<0.01),结果都有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分级比较(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临床疗效评定中,治疗组患者基本治愈有1例;显效有19例;有效为8例;无效为2例。而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为0例;显效有11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8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3.3%,而对照组为73.3%。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及康复能提高中风病肢体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痉挛程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