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又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在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努力推进科技创新进程,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在基础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都力争实现突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在学术思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方向等各方面成为重要创新策源地,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广泛的搜集、整理、阅读相关文献,并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梳理,发现目前关于专利信息的研究基本分布在专利指标和专利质量评价研究、专利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专利评价某地区或某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3个方向,且各家学者基于自身视角建立了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不同的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指标维度、指标数量、侧重点不同,但是评价的主体框架和部分必要指标的设置十分相似,绝大多数学者从专利视角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时选择的维度基本一致,都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这几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说明了学界以专利信息分析为切入点来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本文认为各种角度都对丰富和发展基于专利情报的信息挖掘和分析做出了贡献和推动。其次,本研究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目前有关于专利信息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且在深度挖掘专利信息、进一步发掘专利的技术情报价值、专利信息影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研究缺口。经分析发现,在指标构建的维度上,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持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评价已多次被多个学者借鉴沿用,较为固定,缺乏创新发展。在具体指标的构建上,仅仅采用了专利申请人、发明人、专利类型、专利数量等一些简单的基础性指标,没有对指标进行深入挖掘,也没有将指标进行分类归纳,忽视了不同指标对创新评价的侧重点。此外,相当一部分基于专利信息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并不是完全基于专利信息,还有部分指标的设置并非来自于专利信息源。然后,本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综合考虑了当前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专利这一特殊的信息源特性,认为专利在反映技术创新能力时具有源头启发性,任何一项专利都反映了唯一的当前不存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新产品,可能对任何后继技术产生影响,体现着技术拥有者的内生创新力量,是可以反映技术创新策源能力的指标。此外,本文考虑到了专利质量高低对技术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效果的差异,高质量专利可以更精准的反映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因此将专利质量评价纳入评价维度,最终构建了一套完全基于专利信息的包含技术创新策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策源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策源质量评价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指标设置的理由及含义进行了阐释,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赋权。最后,本文利用定标比超法对上海、纽约、东京、伦敦这几个城市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比较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明显落后于东京和纽约,稍微优于伦敦。上海落后的主要原因为专利发明人和申请人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领域内领军人才和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知识产权全链条支持不够完善,技术的产学研合作程度低,专利质量整体较低,缺乏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同时,本研究针对实证研究中反映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升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水平和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当然,本研究在评价指标的设置和指标赋权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