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暮年漂泊长江流域,客寓成都、暂居夔州、流浪荆湘,过着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穷困潦倒的生活。一种由漂泊感、孤寂感、萧瑟感、沧桑感以及死亡意识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漂泊意识始终如影随形般缠绕着他。因此,漂泊意识成为我们研究杜甫长江流域诗歌的重要视角。杜甫暮年的漂泊意识是一种漂泊无依、归宿难觅的人生况味,是一种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难以企及的无奈与无助,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精神痛苦,是一种悲剧意识。具体来说,包括故园难归的寂寞、壮志未酬的失落、生命衰谢的悲凉等内涵。但是,杜甫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够忍受内心浓烈深重的漂泊无归止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苦难、审视痛苦、反抗绝望,同时,他主动回归平凡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现实生存关怀,在村居之乐和天伦之乐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以此实现精神困境的自我拯救。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在自身正经历漂泊苦难的时刻,还能够推己及人,关注时代、社会、民族的命运,而且民胞物与、仁民爱物,表现出博大深沉的仁爱精神,从而走向圣化与崇高。因此,从杜甫自觉地与逆境中否定自我的力量相抗争,努力追寻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角度来说,这种漂泊意识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实现意识。这也正是杜甫既没有决绝赴死,又没有消极避世的原因所在。可以说,杜甫在漫长的漂泊历程中,已经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与不朽。本文以漂泊意识为切入点,以杜甫的长江流域诗歌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分析杜甫暮年的漂泊历程和情感体验,力求全面深入地解读杜甫漂泊意识的精神实质,从而把握杜甫长江流域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杜甫长江流域诗歌漂泊意识的复杂成因、悲剧意蕴、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力求还原杜甫的真实面貌,以呈现杜甫长江流域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地位和意义。
其他文献
威拉·凯瑟的作品既带有牧歌色彩,又隐含着现代性的紧张感。其牧歌色彩很大程度上来自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精神,这些人物尽管存在着身份和时代背景的差异,但都怀着一种年轻的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全国业余体校等训练单位授予的最高荣誉。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中高职衔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中职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有区别的,本文从目前存在的问题
黑色电影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涌现的新黑色电影不但继承了它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新的风格特征。它直指社会与
为了解决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纠纷,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设计,其中主要有英美法系的司法审查制度和大陆法系的行政法院制度。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是在结合本国的法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呼吸机相关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人工气道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为培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庙堂”与“江湖”之间提供了无“中间介质”的信息沟通渠道。借助于这一渠道,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公共舆论施压政治权威进而达到参与社会治理的目的。政策议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维护公司债权人利益、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独立地位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和运用。在实践中,公司股东利用公司独立地位来逃避个人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拓宽了产业发展空间,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基于产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