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进入新一轮大型教育改革之中,使得全球教育运动呈现出相似的特性和一定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争相进入集权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强调中央对教育的调节和把控,将教育主导权收归中央,颁发课程标准,严格管理教学课程的实施,重视教育绩效,严格按照绩效标准将表现不佳的教师和学校辞退或关闭。除此种改革路径外,独特的芬兰道路开创了新形式,即专业化道路,也被称作第四条道路,强调对专业人士的信任,并主张将教育权、管理权交还给专业教育工作者。另外,自第一次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测试以来,芬兰多次取得优良成绩,引起国际教育家与学者的密切关注,各国相继到芬兰探访教育成功的原因。根据对芬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到在分权化背景下,受到专业化道路的渗透与指引,学校管理模式逐步显现专业化的特征。芬兰学校管理模式中所体现的专业化特征是怎样出现的?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芬兰为什么能够在学校管理中形成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对芬兰这种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管理分享可供借鉴的经验,提供更多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二部分,分析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由20世纪70年代集权化管理向80年代开始的分权管理转变。80年代中后期,随着管理权力分散化趋势的加强,专业化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呼声高涨,芬兰学校管理开始呈现专业化特征。第三部分,对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具体分析,主要从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人员、教学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探析,借助专业化特征的具体表现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从政治、社会、文化及教育等维度,探究芬兰得以形成此独特模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