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肇事罪是我国刑法所设立的重要罪名之一。 关于该罪的客体,理论上大都笼统地概括为“交通运输安全”,但对“交通运输”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该罪侵犯的客体只能是公路、水路及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输安全。另外,笔者建议增设重大航运事故罪。 该罪客观方面涉及的争议问题包括:一是有关交通肇事罪发生的时空范围,笔者认为,只要是在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场所驾驶车辆违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就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二是关于从事非正常的交通运输活动,违章致生重大交通事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问题?理论界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之争,笔者赞同肯定说。 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并且应当以行为人是否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驾驶非机动车为判定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为过失。修改刑法时,应补充过失危险犯的规定。 构成“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这一加重情节的条件包括: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在逃逸时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争议较大。虽然《解释》作了规定,但仍然存在不少争议。笔者认为,理解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交通肇事行为的有罪性;二是定罪的纯粹性;三是逃逸与死亡结果的因果性;四是行为人对交通肇事的明知性。 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理论上存在着“故意论”、“过失兼间接故意论”和“过失论”三种观点。后两种观点的交锋尤其激烈。笔者认为,“过失论”观点值得商榷。首先,这种观点未必符合立法原意;其次,司法实践中确认行为人出于间接故意难度很大;再次,“逃逸致人死亡”多数情况下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只有当先前的肇事行为引起的具有使死亡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存在时,行为人不仅消极地不抢救受害人,反而在逃逸过程中又故意实施或加入了控制或加速危险进程的因素,切断了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的
其他文献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可以说,“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我国现
<正> 4月10日,联合国发展计划中心、联合国生态安全科学院与加拿大 LVC国际投资集团共同举行了山水文园"国际生态安全示范区"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会上向中国境内首个"国际
本文针对目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施工项目成本实行有效管理的对策,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2010年入汛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在中小河流流域引发局部山洪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韩非子>在国内流传的几种主要版本可分为乾道本、道藏本、别流本三大系统,分析、梳理这三大系统中的"乾道本"、"丛刊本"、"藏本"、"迂评本"、"赵本"等版本,有助于对<韩非子>
目前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已不再局限于通话,更多的功能被植入到手机中来。从聊天到手机上网,各种各样的资源开始涌入我们的手机。在此期间,手机病毒也就应运而生。随着3G时
Web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Web上的信息已日益增长,传统的“人找信息”的服务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Internet信息资源。于是出
在相同配合的三元乙丙橡胶配方中,分别使用橡胶大红、立索尔宝红、永固黄、酞菁绿、酞菁蓝后,混炼胶料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相近。但老化后,物理机械性能表现出较大差异。1
墓志记载隋唐之际突厥颉利可汗与中原王朝交往之史迹以及颉利携其子特勤、孙伽那归唐后之简历。颉利曾孙阿史那感德生长于中原 ,文武兼能 ,生前身后 ,四获则天皇帝诏制。除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在我国愈演愈烈。企业并购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能够迅速聚集资本、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