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国内第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殊监管区”)被批准设立,其后由于全球生产过程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世界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以及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等原因,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蓬勃发展。至2012年底,国内共计建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10个,特殊监管区在增强对外联系、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增长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伴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不断专业化,物流功能逐步成长为特殊监管区的主导功能,原因在于物流产业能够满足区内生产型企业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根据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与综合发展水平的平衡程度,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模式可以区分为超前型发展、滞后型发展以及平衡型发展三种类型。本文在对国内特殊监管区综合竞争力和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特殊监管区综合竞争力得分进行回归分析,然后与物流能力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但并不完全吻合,说明特殊监管区综合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水平并不完全匹配,借此可以对国内特殊监管区的物流发展模式进行研判。就中西部的特殊监管区而言,研判的结果表明其物流产业均属于滞后型发展,即物流发展水平落后于其综合发展水平,物流已经成为特殊监管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之一。由于政策和特殊区位等原因,中西部特殊监管区物流产业在物流货物类型、物流运输方式和物流通关效率等方面呈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同时暴露了许多问题,如政策法规不完善、运输成本高、物流监管不力、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本文选取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作为案例,对中西部特殊监管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特点以及产生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成都高新综保区物流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和出现问题的分析,借鉴国内外特殊监管区物流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中西部特殊监管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在政策法规方面,需建立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的专门法律,同时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特殊监管区通关效率,促进货物快速流通;在配套环境方面,特殊监管区监管方应完善管理体制,优化配套服务,同时加强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物流信息现代化管理;在产业基础方面,中西部特殊监管区需继续推进产业转移承接,夯实特殊监管区产业基础;在物流产业方面,需提高物流产业自身运作水平,拓展与深化物流功能,同时注重物流主体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