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10月至今,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已有5年的历史,有392家公司成功上市。其中有不少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也有因公司发展不利,上市后被爆出造假丑闻的失败案例。但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肆无忌惮的发生,尤其是2013年万福生科造假案的爆出,使不少股民都对创业板市场失去了信心。人们不禁会问:创业板市场繁荣的表面是否是创新型企业的摇篮,还是已经转化为一些人暴富的工具?创新型企业的高风险特性导致的经营失败在任何国家的创业板市场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因造假上市,上市后由于公司治理缺陷导致的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受到非正常侵害却是我国创业板市场所不允许的。怎样能建立起有效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才是最值得管理者思考的问题。随着各国专家学者对公司治理和财务风险问题的深入探讨表明,想要通过发展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完善设计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这种方法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具有可行性的。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不再只有表面上依据报表数据计算各种财务指标,而是利用公司治理各个层面因素,决心从源头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于被解释变量财务风险的衡量方法,经过查找资料并比较各主要衡量方法的优劣之后,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实用性,最终选取了我国专家杨济华、周首华、王平在1996年研究出的F预警模型。之后借鉴各国最新理论成果,将公司治理结构划分为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特征和高管激励三个层面,选取了十个有代表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以及财务风险水平都有很大提升潜力。董事会活跃程度、董事会受教育程度、高管持股、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高管薪酬等代表因素确实会使企业财务风险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分析企业的这几方面因素入手,提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合理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从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布的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背景入手,引入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现实情况,准确识别、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重要。而后探讨本文研究我国新兴创业板市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本章回顾了各国学者关于公司治理不同层次代表因素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高管激励活动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成果。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发展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有些实务领域的研究还更能推动新理论的产生;而我国研究人员较少专门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风险的联系,但也都选取—些侧面,例如财务成果、企业绩效间接考核了公司治理对财务风险是否有影响。另外,早期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很少从企业整体层面进行,都是选取代表公司治理结构的某一变量,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三部分,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本章对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激励理论,分别对应了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这三个层面,描述了这些理论与本文所提出假设的联系。最后,根据十个解释变量,分析他们可能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在前面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研究假设的合理性。实证分析选取2011-2013年29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多元线性模型,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数据检验公司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论。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因素都和公司财务风险存在显著关联,并在文章的最后对公司治理结构代表因素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求帮助经营管理者降低企业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还不到5年的时间,新市场、新问题、新数据,都是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得出的结论也都具有新意。而文章对于被解释变量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也有所创新,选择了多变量模型F预警模型,考虑现金流量状况这一问题,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