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性能优化及睡姿识别方法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dire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褥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多发于长期卧床且无法自主翻身的患者。有效的识别与监测患者的睡姿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调整睡姿,降低褥疮发生的风险。但目前使用的睡姿识别方法存在泄露隐私、束缚人体以及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难以实现临床应用。为了提高睡姿识别的准确率,本课题以电容式阵列柔性压力传感器为基础,旨在优化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卡的性能,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睡姿图像,并根据睡姿具体特点改进睡姿图像的预处理及特征提取方法,研究出性能更好的睡姿识别算法,以实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床单式压力传感器的制作及数据采集卡硬件电路主要部分设计、睡姿图像的预处理方法及特征提取、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类睡姿分类算法开发与测试、睡姿采集系统的初步应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开发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作了一套长为1900 mm、宽为900 mm大面积的柔性压力床垫,并设计了用于采集人体睡姿图像的睡姿采集系统,主要对采集系统的外围电路进行设计,通过对核心控制电路、电源模块、滤波电路等模块的优化,提高信噪比。(2)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对采集的睡姿图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图像预处理,并对对其进行特征提取获取用于识别的数据集。通过对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图像反转、直方图均衡化)和除噪处理,最终将提取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idients,HOG)特征及灰度共生矩阵(Gre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特征融合作为训练识别的数据集。(3)在睡姿识别算法方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算法原理,设计了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通过测试优化神经网络隐藏层的节点数;基于优化结果设置网络参数对睡姿样本集进行训练、识别测试,取得了99.17%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在识别方式、识别睡姿数量、识别准确率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睡姿识别算法进行比较与分析。(4)在睡姿系统的初步应用方面,通过研究翻身意图和各动作执行骨骼肌群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各骨骼肌群运动和动态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建立了关于人体起背与翻身(初始为仰卧)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起背初步测试,在实际样机中实验后,能有效判断人体起背意图,为接下来的翻身以及其他功能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当前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1821年发现的塞贝克效应和1834年发现的帕尔贴效应,为人类研究热电转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热电设备可以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原则上,这些设备可以使用任何热源,包括太阳能和废热。因此,对于材料领域来说,热电材料在可持续节能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第一性计算原理方法对half-Heusler化合物材料进行了电子结构及热电输运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控制癌症中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免疫疗法治疗效果依赖于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而作为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在激活T细胞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地摄取和呈递抗原。另外,它还能够表达共刺激分子,通过迁移到淋巴组织来激活T细胞进而启动免疫反应,因此是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理想靶标。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系统中的作用进
鼠李糖脂是由假单胞菌分泌的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性、不致敏、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石油开采、绿色农业及医疗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是,鼠李糖脂的生产成本高和下游分离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为了降低鼠李糖脂的生产成本,开发节能、环保、高效的鼠李糖脂分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从优化培养基碳源方面入手来降低鼠李糖脂发酵生产成本;并应用泡沫分离联合酸沉淀方法对发酵生
在J.H.Jiang、A.Fernández-Nieves等人的实验启发下,基于Landau-de Gennes理论,本文模拟了球形液晶微滴中理想同轴结构、双极结构、径向结构和逃逸同轴结构的偏光显微图,研究了向列相逃逸同轴结构球形液滴和向列相理想同轴结构的精细结构、尺寸效应以及它们在电场作用下的结构转变和动力学过程。模拟得到的同轴结构、双极结构、径向结构球形液晶微滴的偏光显微图与实验观察到的偏光显
快速响应是液晶显示器(LCD)的最关键要求之一,有利于减少运动图像的模糊和串扰问题,随着人们对液晶显示画面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响应时间问题。负性液晶的响应时间较快,同时具有高的电压保持率、高清亮点和宽视角等优点,因此研究负性液晶响应性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负性液晶动态响应时间的测试以及γ-Fe2O3纳米粒子掺杂和过电压与下冲电压驱动技术设计,探究负性液晶响应性能的
TMEM16A通道(又名钙激活氯离子通道,Ca CCs)是一种受胞内钙离子和膜电位双重调控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它广泛分布在各类腺体、听觉和光感受器与肌肉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该通道功能或表达异常与癌症、先天性肌强直、胃肠动力不足、囊性纤维化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相关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靶向药物筛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分子模拟筛选是一个省时省力的良好途径。如果我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技术因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应用广泛,但其色彩表现能力却不尽人意。为了提升色域,许多科研人员和液晶显示相关技术人员都进行了努力。本文提出了通过在背光系统中添加滤波器来提升LCD的色域。首先,研究了多层薄膜滤波器对于LCD色域的影响。设计了基于(HL)2HS膜系结构的滤波器,并研究了其对于LCD色域的影响。将基于
KNN基单晶由于不含铅,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高居里温度而有望代替PZT压电陶瓷和PMN-PT晶体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KNN基晶体实际应用到压电器件中时,需要了解晶体的压电性能和特定的振动模式。本文对KNN基单晶进行了以下两项研究:一、采用坐标旋转法分析KNN基晶体压电模量和机电耦合系数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特性;二、通过求解坐标旋转下的Christoffel方程,计算声学波模式并确定单模切割方向。研究结
产品创新是企业占据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企业要准确把握市场走向,高效、准确地开发出切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处于市场竞争的顶端。概念设计是产品开发的关键,通过构建功能结构准确地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技术原理方案,才能保证后续的产品详细开发高效、顺利地进行。概念设计的本质是设计者根据需求映射出的产品概念与其自身可以获取知识间的映射。由于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解决问题的知识领域也应该跨域
生物体受外界刺激而产生损伤,其存活率随外界刺激的增大形成“马鞍型”和“肩型”的曲线,如植物在电离辐射诱变条件下的存活率变化、癌细胞在药物作用条件下的存活率变化等。为研究其规律,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模型,如靶模型、线性平方模型、修复模型、速率模型、Crow-Kimura模型、Eigen模型以及电离辐射致植物诱变的损伤修复模型等。本论文在电离辐射致植物诱变的损伤修复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生物体损伤修复模型,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