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一千五百多名大使和数以万计的外交官,中国的大使的构成和外交官的选拔值得研究。施动者-结构理论从主体性、策略性、位置性三个层次来分析施动者的施动性。从施动者-结构理论角度,新中国外交官选拔受位置性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归纳整理新中国成立到1993年的所有大使的学历、背景、任职任期数、任职洲别、性别、家乡。特别是背景统计,我们可以佐证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官选拔的标准。建国初期外交官选拔以“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为标准,主要从政治性角度选拔外交官。目前外交官的选拔侧重于对外交官能力的考察。耿飚是一位新中国典型的将军大使,他在建国后因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个人能力被调任外交部。他在瑞典、巴基斯坦、缅甸和阿尔巴尼亚四国出任大使。从主体性、策略性和位置性角度来看,耿飚是一个政治素质高、有较强个人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大使,是以“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为准则的好大使。目前我国的外交官选拔可以从位置性因素角度去改进。一是可以改革现有的外交官选拔考试内容和难度,像巴西一样选拔特别优秀的人才成为外交官。二是如美国一样跨部门调任公务人员,选拔从事非外交工作的人员成为外交官。三是增加女性外交官,特别是女性大使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