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教育戏剧在高中心理健康课堂的实践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在某种情况下管理情绪的自信程度,而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高中阶段是个体青年期的开始,也是典型的烦恼增殖期,此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问题,但缺少合理调节情绪的知识和策略。若不能有效地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更将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寻找一个既符合青少年特点又可有效提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DIE)是一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带有戏剧性质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它源于欧美国家,近十年来在我国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多应用于学校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研究者对教育戏剧价值的认识,不断将其应用于除教育以外更多的领域中。教育戏剧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以参与者为主,进行戏剧性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矛盾,发泄内心的压抑,最后对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刺激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改变。本研究试图用教育戏剧作为干预策略来提高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方面是想验证教育戏剧作为干预手段解决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效用;另一方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条新颖、自然、积极、愉快、轻松、实用、高效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本研究的内容有:第一,对教育戏剧以及所针对的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做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概念界定、基本特点、理论基础、发展与现状、心理机制、应用研究等内容;第二,结合教育戏剧的原则和技巧,针对随机选取的来自兰州市63中的35名高一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戏剧干预方案,并同时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第三,通过质性和量化的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总结,并反思本研究方案的不足。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得出了以下结论:教育戏剧干预方案实施后,无论是从相关问卷的前后测分数还是来自他评和自评的前后对比显示,大部分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整体心理状态,尤其是情绪调节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表明教育戏剧对提高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有显著效用的,作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可将此法推广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其他文献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然隐藏着许多未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在经济一体化和产
期刊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能力的发展是主体在环境的作用下,借助于随身携带的同化和顺应来改变认知图式,从而获取新信息,应用新信息。同时,他还认为学习能力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播理论的不断更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等传媒方式大量涌现,在体育赛事转播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已然发展成为体育
棉纤维长度指标是衡量纤维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与纤维的可纺性、工艺参数制定、成纱质量、车间飞花、生产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但当前测试棉纤维长度的方法和仪器并不唯一.
期刊
在国内,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专门针对劳教(强戒)警察职业倦怠的研究少之又少。劳教(强戒)警察作为一支特殊的警察队伍,主要工作是“教育、感化、挽救”违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