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加玻璃酸钠预防性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关节炎是一种表现为整个关节及其组成部分退变和修复过程失调的病理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活动、负重功能障碍。成人或成年动物的软骨一旦退变,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使其获得满意的修复,故(O)A的预防尤显重要。本实验通过丹参加玻璃酸钠预防性关节内注射以观察其对兔膝骨关节炎早期软骨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8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C、4组,每组20只。剪除右后肢膝关节周围体毛,消毒后行右侧膝关节髌旁内侧切口长约3cm,切开关节囊,将髌骨向外翻转,切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止血,缝合关节囊及皮肤。经关节囊外行关节穿刺,先抽净关节内积血,再将药物注入关节腔。术毕,包扎伤口。术后肌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u/只/天,连续3天。以后每周于麻醉下经皮行关节穿刺注药1次,A组为0.9%盐水0.3ml、B组为玻璃酸钠注射液0.3ml、C组丹参注射液0.3ml、D组丹参注射液与玻璃酸钠注射液的混合液0.3ml(二药的浓度与B、C组相同)。4、8周分批处死,每组每批各10只。动物处死后,打开关节腔行大体观察(软骨退变计分),切取股骨内髁下面全层关节软骨,行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和凋亡检测。所有数据经过SPSS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mean±SD或mean表示。检验方法是随机分组设计的样本均数比较的q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关节腔大体观察见A组关节软骨呈蓝白色,色泽明亮,无裂纹及缺损,触之较硬。关节液量较少,质地清亮。B组关节软骨发黄、色泽暗淡、触之较软,以股骨外髁为著,关节液增多,且呈泡沫状、混浊。对照、治疗两组均可见关节软骨外观呈白色,欠光滑,股骨髁软骨触之变软,有的可见裂纹,滑膜轻度增生,关节液较A组稍多。D组肉眼观察与C组相似,滑膜炎性表现较B组轻。术后4、8周,软骨退变计分、软骨凋亡细胞计数,B、C、D组均小于A组(p<0.01);且D组的均值小于B、C组(p>0.05),4周时D组与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8周D比B、C组有意义(p<0.05);术后4、8周,同组软骨退变计分、软骨凋亡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无著性(p>0.05)。  结论:通过切断兔右后肢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造模后4、8周,分批处死实验兔后,对关节腔大体观察、关节软骨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凋亡软骨细胞检测后的结果看出,各治疗组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均低于盐水组,且D组关节软骨退变计分、软骨细胞凋亡均最低。故在OA早期,预防性关节腔注射丹参和HA,能明显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为早期防治OA提供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在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基础上,对临床胃溃疡患者(GU)分别予七方胃痛散和奥美拉唑治疗,从组织学角度(重点考核指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腺体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性溃疡(PU)活动期各证型与胃镜像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的相关性,寻找PU活动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物质基础,进一步促进其辨证分型的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