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丰——崇仁盆地遥感解译及盆地演化分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永丰-崇仁盆地位于抚州盆地与泰和盆地的边缘地区,为形成于中生代华南地壳拉张环境下的陆相红盆,盆地内红色碎屑岩发育,沉积分异较大,不同地层单位遥感影像特征区分明显,同时也是研究红层盆地的构造演化的有利区域。  在该区域1:5万幅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工作中,笔者参与了对该盆地晚白垩世河口组、塘边组以及莲荷组遥感影像解译及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区调工作中,利用遥感进行地质要素的识别需要选择不同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综合考虑区调工作需要解译的地质内容,全区采用空间分辨率为15~60 m的TM/ETM+数据以及空间分辨率为2.5m的SPOT5全色波段作为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数据源,重点地区还采用了ALOS和ASTER影像数据,用以提高高植被覆盖的重点地区的解译质量。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波段融合、彩色合成等工作,之后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解译过程主要采用目视解译法结合追索法、类比法等方法对盆地岩性岩相以及断裂构造进行识别划分。从遥感图像上看,各组沉积岩普遍以条带状、条纹状、斑状等影像表现而断裂构造在遥感图像则上主要靠色调、岩性地层、地貌、水系等异常的影像标志来识别。根据前人研究资料和遥感解译数据,将永丰-崇仁红层盆地内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河口组、塘边组、莲荷组三个组,河口组岩性以含砾细砂岩、中细砾岩、砂质砾岩为主,遥感影像上多表现为斑块状纹形图案,较为清晰;塘边组以含砾细砂岩、砂质砾岩等地层为主,抗风化能力较弱,遥感影像上表现为水系密集,冲沟开阔,多碎斑状图案;莲荷组岩性以砾岩、砂质砾岩为主,透水性差,遥感影像上多呈暗色调较为粗糙的条块状。  在1:5万野外填图过程中通过剖面测量和路线调查,对解译结果进行验证,总结和完善了地质解译标志,并从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方面对盆地晚白垩世地层沉积相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永丰-崇仁盆地自下而上构成了一个对称的沉积旋回,即河口组洪冲积扇、塘边组辫状河、莲荷组洪冲积扇沉积。永丰-崇仁盆地整体沉积环境为冲积扇、辫状河以及滨浅湖。  根据盆地内沉积相展布,结合遥感影像特征,大致可将盆地划分出河口期、塘边期、莲荷期三个不同的演化时期,每个演化时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河口期在断陷拉张作用背景下,两侧陆地地区遭到剥蚀,盆地边缘地区发育冲积扇相以及辫状河相沉积,多发育平行层理、正粒序递变层理,到了塘边期,由于整个区域构造运动的减弱,永丰-崇仁盆地在该时期为辫状河与滨浅湖相共存并相互叠置的沉积模式,莲荷期为该盆地构造运动的活跃期,该时期控盆断裂活动频繁,在喜山运动的影响下,盆地西北侧抬升,使得盆地在该时期的沉积发育主要局限于西北侧,为冲积扇以及辫状河相沉积。
其他文献
运用GIS技术,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灾害预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蝗虫灾害提前准确地做出预测,包括其成灾的空间位置、强度和时间.草地蝗虫灾害预测信息系统通过利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有很大偏颇,只重开发而忽略了保护,对资源开发过度,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作者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当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通用的DBMS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Mapinfo软件的隆化县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分等子系统、查
地价信息网建设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城市土地价格调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地价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虽然一些部门、地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地价信息发
中公路建设是一种生态影响巨大的开发建设活动,以往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仅限于对各种生态因子及生态系统的笼统描述,该文改变了这一传统的模式,以生念学理
阅读课选择“教什么”,涉及到三个要素的综合处理问题:一是课文,面对“这一篇”课文选择教什么;二是学生,面对“这一班”学生选择教什么;三是课时,在“一课时”这个时空内选择教多少。综合起来,关于阅读课“教什么”的问题,是指教师如何从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出发,从“一课时”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量出发,从“这一篇”课文中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有效的语文学习的过程。研究阅读课“教什么”的问题,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