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管理所面临的对象和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现状、社会趋势和世界潮流。本文提出:如同以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建设一样,以社会管理转型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也是我国的应有选择;而所谓社会管理转型则是实现从管控主导型到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型的转变。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社会管理理论以及若干有代表性国家的社会管理实践后,提出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型的社会管理模式通常会抓住“六个社”、做好“六个管”。“六个社”是指社会管理的六个节点,即:(1)调理社会结构,特别是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使大多数人口都进入这个群体,同时消除贫困人口,以便从基础与源头上消除社会阶层间收入差距过大、利益分化过度、社会关系过度紧张。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容易产生不公平和不平衡感。(2)提供社会保障,重点保证富人之外的所有人特别是穷人生活医疗教育也有保障,以便避免国民陷入生活危机而产生暴力化倾向,消除社会矛盾激化的基础。(3)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它对社会成员和社会关系的日常整合作用、对社会矛盾的日常缓冲作用,提升社会管理的切近度和效率,避免政府过多直接面对社会成员个体。(4)帮扶社区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贴合日常生活、组织基本社会服务和管理、增强社会联合度和共同感的功能。(5)管好社会特殊人群,包括老、幼、残、困以及移民或流动人口群体等特殊群体。(6)有效保障治安水平,平稳处理公共事件,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突发事件有明晰的处理预案和规则,保持和提升社会安全感。而“六个管”是指政府管理社会的六个路径或方式,即:(1)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健全调控性分配模式,节制资本收益、控制政府收入的不合理扩张,保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特别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才能直接促进中等收入人群的扩大和保持。通过二次分配建立健全国民待遇性质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才能为国民建立起最后的社会安全网。(2)通过社会组织“曲”管,建立与社会组织间的分工、联合、协同模式,政府以社会性投资、购买服务等为社会组织提供后援,并协调社会组织间可能发生的矛盾。(3)通过法律有规矩地管,法律和法制系统发达,处理社会纠纷有章可循;能用法律管的事,就不用政策管,才能使社会成员对社会行为的后果有清晰稳定的预期。(4)通过协商机制商量着管,建立与支持各种议事模式,处理好与媒介的关系,使群体重大利益有表达与协商机制,并使大多数社会纠纷都通过协调途径解决。(5)通过文化团结日常化地管,维系核心价值与文化的高度可分享性;不只是重视各种“硬价值”,而且也重视家庭、邻里、社区等有利于社会团结的日常文化的维护。(6)通过有效的社会治安以及通过危机处理明智地管,各种社会危机有最终而和平的处理机制,包括把换政策、换人、以及按规则问责政府作为最终应急规则。本文由此进一步讨论了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的变化历程,特别是我国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来的实践总体特点,提出我国要搞好社会管理创新,不是枝枝节节的工作,而且处理公共事件等紧要工作也只是其中一个必要、重要的环节,在根本上是需要实现“六个社”“六个管”的集成,即,需要实现激活社会、促进民生型的社会管理;而笔者所在的浙江,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域,一方面在社会管理转型上较为先行,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改进和提升的压力反而更大。因此,浙江有需要、有条件、有责任充分发掘创新经验,率先在区域社会管理上变枝节创新为集成创新,争取率先具备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的一般特征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