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跳互联网络的协作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将向宽带化,异构化,自组织化,移动化及个性化等方向发展。为满足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标准(IMT-Advanced)的高传输速率和高频带宽覆盖范围的需求,业界将协作通信技术视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特征之一。考虑到移动终端只配置1到2根天线,为保证天线数受限的中断用户也能获得MIMO增益,提出了协作MIMO的概念。这是一种通过虚拟天线阵列使用户能够获得空间分集的协作技术,目的是获得协作分集增益。   无线协作通信理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业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协作通信的性能和容量界分析,无线协作传输技术,协作资源分配调度优化,异构协作等方面。从应用的角度,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基于协作的MAC协议研究,协作节点选择问题,协作编码设计等方面。而多跳路由作为无线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与协作通信的融合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协作通信技术应用于无线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协作通信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特点及应用领域等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协作MIMO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协作通信技术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分节的多跳路由协作方案SCM(Segment Cooperation Method)。本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在多跳路径中采用协作技术,以获得分集增益的提高和中断概率的降低。本方案在考虑了开销与复杂度的基础上,考虑将多跳的路径分为最大跳数为两跳的若干分节(segment),并以此作为多跳路径的最小单元,在分节采用协作技术,通过定义目标函数,使用协作路径来优化源到目的节点的中断概率和路径信道容量。本方案的侧重点在于分节的处理方式和协作伙伴的选取工作。   最后,通过构建场景和仿真,对本文提出方案在局部分节性能和链路整体性能进行分析,并与直传链路及原始协作策略的性能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跳链路协作方案能改善局部和整条链路的信道容量和中断概率,体现了性能上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利用射频原理通过非接触式双向通信方式来交换数据以识别目标的一项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能实现
近年来,移动通信发展迅猛,更高信息传输速率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进一步改进3G技术,3GPP和3GPP2相应启动了3G长期演进(3G LTE,the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
随着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正向高传输速率和高服务质量方向发展。从现有的第二代无线通信系统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其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传输技
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新兴技术,数字水印为数字媒体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辅助手段,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传统上对数字水印的研究多侧重于隐蔽性、鲁棒性和容量等三方
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是我国自己提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是我国移动通信史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迅速发展,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实现导航卫星信号的同步是进行导航定位的首要步骤。为了实现信号的同步
雷达前视成像在全天候自主着陆、对地攻击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合成孔径和多普勒锐化等技术,受机理限制,在飞行前方方位分辨率较低,并不具备前视成像能力。因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