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导致女性死亡的恶性肿瘤的常见原因[1]。超过80%的宫颈癌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其中我国的宫颈癌发病例数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2]。在宫颈癌主要发病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有组织的宫颈癌筛查及HPV疫苗接种计划尚未普及,因此全世界宫颈癌的总体发病率仍居高不下[3]。早期宫颈癌症状不明显,大部分病例确诊时肿瘤分期已处于局部晚期或晚期[4]。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率高,因IIA1期局部病灶小于4cm,手术切净率高,一般在临床上多采取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其中IB2和ⅡA2期局部肿瘤体积大病灶大于4cm,手术难度大,切缘阳性率高,本文中局部晚期宫颈癌特指IB2期和IIA2期。NCCN指南[5]推荐I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首选同步放化疗,对于部分患者可选择手术分期,也可先进行MRI、PET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但在日韩、欧洲及拉丁美洲等国家及地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其他治疗方式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包括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疗联合根治性手术等[6]。其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达成共识。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根治性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5年06月解放军总医院148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根治性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组(73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开腹或腹腔镜)+术后辅助放化疗,同步放化疗组(75例)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并发症以及复发、生存等情况。结果:1.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比较,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组胃肠道反应、急性直肠毒性、急性膀胱毒性发生率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两组患者2级以上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组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率为53.4%,手术副损伤发生率9.6%,包括输尿管损伤4.1%、膀胱损伤2.7%、直肠损伤1.4%及血管损伤1.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7%,包括术后持续高热11.0%、术后感染(泌尿系感染2.7%及肺部感染1.4%)、肠梗阻1.4%、下肢静脉血栓1.4%、腹部切口裂开1.4%及盆腔淋巴囊肿5.5%。3.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ⅠB2、ⅡA2期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同步放化疗与直接行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可获得相似的生存结局,但同步放化疗避免了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及手术副损伤、术后并发症,降低了输血风险,减少了胃肠道反应、急性直肠毒性、急性膀胱毒性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