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耕民众土地信仰的复归与村落秩序的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信仰由来已久,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民族,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民生日用衣食所需,都取之于土地,所以人们对土地神的祭祀,也是寄期望于土地神的保护,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东北农耕社会下的民众来说,土地神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神明。本文以海城市西四方台村为个案,通过民俗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的田野调查,以小见大探析整个东北农耕社会下村落土地信仰的复归及原因,以及深藏其背后的村落秩序与民众的自我意识。土地信仰对于东北农耕社会下的村落民众十分重要,曾拥有最为广泛的土地信仰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对其信仰也几经起落,以至如今村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土地信仰的影响已变得矛盾复杂。民众对土地神的崇拜之情已不那么纯粹,更多是趋近于功利性的目的。究其原因,离不开社会环境变迁的推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民众功利性的需求。笔者通过土地信仰复归所展现的村落秩序的重构,表现村落自我意识的变化与建构。土地信仰虽不再似从前足够影响村落民众的外在生活于内在心理,但民众却也离不开它。本文分为四章。开头为绪论部分。说明了关于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东北地区民间信仰源流,并对山林文化下的民间信仰与农耕文化下的民间信仰作简要对比,而后又详细地介绍了个案西四村的自然环境、村落建制以及村落的民间信仰,尤其是土地信仰进行了细致地描述。文章第二部分对近几年个案中村落土地信仰的复归中的变化,即供奉之神的变化,神之职能的转变和祭祀由盛转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村落中土地信仰变迁的背后动因作了探究,概括为:自然力量的推动;国家力量的介入;社会组织与民间精英力量的渗透;民众功利性的需求。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对农耕文化下的土地信仰复归下村落秩序的重构及其社会功能进行了阐释。民众与自然的互动是土地信仰变化最基础的因素,而在变迁的过程之中村民们又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土地信仰的变迁昭示着它本身对社会秩序有重大的回应与影响,对人们的思想精神、自我意识构建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第四部分对东北民众信仰复归下村落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建构进行了分析。笔者对农耕文化下村民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自我意识,民众权利技术的运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的建构几个方面作了细致的探析。结束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与思考。
其他文献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是我国的信息披露法律规制建设、金融监管体系等众多方面与国外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近些年来,虽然证券市场日臻成熟,拉高了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门槛,规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然而,极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
农田是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都市区,农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明显的生态服务与景观文化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与利用都市区的农田是统筹城乡的需要,也是
选取天水师范学院2002级体育学院学生267人(其中男生128人,女生139人)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健康标准和健康体适能中的一次和两次台阶实验、握力和臂屈伸、
半岩半土质地区的地质情况相较于普通地质区域来说,内部结构更加复杂。这种地质环境中的边坡更容易发生较多的地质灾害,对于周围居住民众和行驶车辆都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力赛,已经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不仅经济决定着金融,而且金融也通过主动性和先导性对经济起着更深刻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最初的10年这两段时期内,我国的数学教育正面临着自我反思与重构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充满着各种变革的因素,从本土生长出来的“变式教学
短短几年间,微博迅速发展,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微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自由的表达空间,使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宠儿”。人们使用微博也从最初的娱乐、交
成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来自消费。并且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赋予消费更大的作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