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易感性并受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发病机制之一,如何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成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中医学者认为脾虚胃热、痰瘀互结,胃肠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中医调和胃肠法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健脾清热、祛瘀化痰,可用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为证实半夏泻心汤(中医调和胃肠法的经典代表方)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并探索其分子机制,分别从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进行阐释。第一部分文献综述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诸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病因研究较为关注的是胰岛β细胞凋亡对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高糖、高脂、高浓度游离脂肪酸以及多种炎症因子等因素可加重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导致胰岛β细胞的凋亡,诱发或加重2型糖尿病病情和病程。随着对糖尿病这一病因研究的深入,许多药物的相关治疗机制正在研究过程中,诸如GLP-1类似物(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DPP-IW抑制剂(如沙格列汀),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并促进GLP-1活性的发挥,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改善。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存在未纳入医保范围,价格昂贵,不方便携带和保存等缺点。许多中医学者认为脾虚胃热、痰瘀互结,胃肠失调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调和胃肠法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健脾清热、祛瘀化痰。而且“胃-肠-胰岛轴”的观点与半夏泻心汤从调和胃肠方面治疗糖尿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用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半夏泻心汤作为调和胃肠法的经典方,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复方及其单味药可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血糖,改善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抑制胰岛细胞的凋亡,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但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验证。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体外培养RIN-m5F胰岛细胞,建立RTN-m5F细胞凋亡模型并加以药物干预,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以及蛋白印迹的方法,证实半夏泻心汤抗RIN-m5F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证明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深入研究的技术平台。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3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灌胃,取血收集含药血清(正常血清、含半夏泻心汤药物血清、含利拉鲁肽药物血清),H2O2处理RIN-m5F细胞建立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模型,造模成功后探索半夏泻心汤最佳浓度后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H2O2组、利拉鲁肽+H202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放免法测定胰岛素含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Bcl-2,Bax,Caspase-3,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量。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管理,以均数土标准差(x一±s)表示,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上述实验得出:(1)建立了 RIN-m5F细胞的凋亡模型。H2O2的适宜造模浓度为300μM;(2)确立了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运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RIN-m5F细胞的保护作用,发现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最佳浓度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实了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RIN-m5F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细胞活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证实了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分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葡萄糖刺激前后的胰岛素分泌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验证了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够降低Bax,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p-AKT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各组细胞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降低、Bcl-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改善RIN-m5F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调节下游因子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