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领域是社会学范畴的重要模型,由哈贝马斯提出,用以研究17-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社会机制。本文将引入这个概念研究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前期中国的社会机制。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考察了新文化运动前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并与17-18世纪公共领域产生时期的欧洲进行对比,以探讨文学公共领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的可能性;然后以《新青年》作案例,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框架中讨论了该杂志的出版机制、主创人员、读者定位、提出话题和社会作用等方面内容,以探讨《新青年》杂志如何体现文学公共领域机制。 通过讨论本文认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中国在经济、政治制度层面具备产生公共领域的某些因素,例如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有所发展,并带来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换等新型交换关系;政治上通过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形式上的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中国具备产生文学公共领域的可能性。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新青年》杂志以青年启蒙为己任,致力于介绍各种学术思潮,因此它具备文学公共领域的两个要素:公众和论坛。具体说来,从主创人员来看,《新青年》是一份依托于北京大学的“同人杂志”,同时杂志为同人作者群提供了公共交往空间;从发行来看,由民营出版机构群益书社负责杂志发行,《新青年》走的是商业发行路线,具备商品性;从内容来看,《新青年》是一份以评论为主的杂志,通过评论性文章开展各类思想文化领域的话题讨论,而且提出话题隶属于“一般问题”范畴。因此《新青年》符合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机制,是文学公共领域的具体体现。然而由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方面与17-18世纪的欧洲存在差异,所以《新青年》作为文学公共领域并没有产生政治功能,而是随着作者群的分化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