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动推进全国工业化提速,在此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2020年初,城镇化水平已经跨过了60%的门槛。但是快速发展城镇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粗放开发模式,自然环境恶化、街道交通拥堵、公共空间旁落等问题随之而来,最终导致空间品质不足、活力下降等城市问题。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单纯追求高速的“增量发展”逐渐转为了中高速的“存量提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动推进全国工业化提速,在此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2020年初,城镇化水平已经跨过了60%的门槛。但是快速发展城镇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粗放开发模式,自然环境恶化、街道交通拥堵、公共空间旁落等问题随之而来,最终导致空间品质不足、活力下降等城市问题。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趋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单纯追求高速的“增量发展”逐渐转为了中高速的“存量提质”发展模式,甚至出现了“减量提质”的发展趋势,品质成为了新的追求目标,传统的土地扩张式增量发展模式也已经转向了品质提升式发展,城市发展的转型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的转型期,关注“人”的感受成为了新的学科焦点,生活空间的品味和质量成为了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存量”的开发模式可以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发掘现有城市空间价值,“提质”的建设模式可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城市空间,二者共同促使城市可持续更新成为新的社会焦点,而生活性街道也是打造高品质空间、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场所。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西安明城区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量化研究,利用线上数据(空间设施分布、现状道路网络、网络街景图片)和线下数据(人工打分、实地照片)共同建立本次研究的数据库;此外,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同时构建本研究的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体系,其中主观感知层面的指标有空间舒适性、场所社交性、色彩丰富性和步行安全性四项,客观物质空间层面的指标有功能多样性、设施便利性、路网通达性和路面可行性四项,共计八项二级评价指标,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指标进行再分类,从而形成了共计十二项的三级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了本研究的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对西南片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结果的总结和探究,从外部环境影响因子和内部评价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开始剖析,依据不同因子的主导特性形成四种基本生活性街道品质构成模式;最终,本研究将理论模式反馈至西南片区中,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究四类模式下的街道空间本体,并对生活性街道的空间品质提升提出相应策略。
其他文献
乡村景观是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和休闲的场所,是乡村文化的承载者,历史的记录者,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景观的建设战略,农村的发展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很多乡村建设雷同缺乏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探索与创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全面理解和认知,导致研究滞后,乡村的文化价值缺失。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在乡村景观营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乡
近年来,沧州农村地区响应上级号召,展开乡村振兴建设,随着居民生活行为的丰富以及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住宅空间需求也日趋多样化。目前沧州地区农村住宅空间存在布局、功能上的不合理,不适应;缺乏应对产业转变的弹性设计;地域性与人性化考虑不足等问题。沧州地区农村住宅存量大、分布广,推倒重建与重新集中规划全面实现较为困难,因此针对既有住宅的优化重要而迫切。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对现状住宅演变规律与机制的总结提炼
安康市位于秦岭以南,在陕西省最南部,从位置角度来看,安康是属于回族在陕西的聚集区域。更是伊斯兰教水陆传播途径的必经之地。安康回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处于汉语区环境之中,深受内地儒家思想文化浸润,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使得安康清真寺的建筑特征逐渐演化出个性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如今城市化快速推进致使传统建筑不断凋零,同时在关于安康清真寺建筑研究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总结安康地区清真寺的建筑特征对于今后当地清真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建筑在注重功能的前提下,对医疗环境,医院使用便利性,管理科学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对于医疗建筑工艺流程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设计医院建筑时,物资、车辆、人群的流线设计,会依照医疗工艺展开。但医院作为一个功能复杂的、体量巨大的公共建筑,想要完整清晰的将设计意图呈现在医院场所中,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现代综合医院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大规模的数据无时不在、无处不见,为现代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挑战。低秩矩阵分解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解决该问题的数据分析工具。然而,在图像采集或者信号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各种噪声的干扰。如何将含有噪声的图像恢复到真实的图像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将矩阵分解为三个矩阵和的形式。首先,本文阐述并分析了现有的主成分分析,鲁棒主成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各种要素集中的核心。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不少三四线城市也开始大力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由于整个中央商务区改造建设周期较长,前期的整体规划在分阶段实施时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要,造成了中央商务区各片区发展不均衡,公共空间活力不足。因此,如何精准地找到影响中央商务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研究在中央商务区
在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水源水在冬春季会呈现低温低浊特性,而部分地表水源在夏季又存在藻类爆发现象。因此,本研究以高效去除低温低浊水中的有机物及解决藻类爆发问题为目标,选择预氧化/预加压联合混凝沉淀技术进行探究,实验用水为西安某深水分层型水库原水。在此基础上,对“引汉济渭工程”中同时处于汛期时的汉江水与黑河水进行不同比例掺混,探究掺混后的水质变化及预氧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
乡村公共建筑是乡村公共生活的载体,也是乡村振兴等政策的重要实施内容。目前乡村公共建筑在经济、适用与文化传承方面多存在难以平衡的问题,使得乡村公共建筑难以发挥其实际使用与乡村振兴示范的作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在于,在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制发展的经济模式下,受制于经济因素,乡村营建方式与理念对于建造体系工业化仍处于适应阶段。因此,在乡村经济短时间内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寻找适宜当代乡村公
海晏县是青海省环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自古便是河湟地区湟水发源地,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个节点城镇,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在此汇聚,多元的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晏地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海晏县出现了城镇肌理破坏、自身特色丢失、粗制滥造等建设问题,使得自身文化逐渐被分解、掩埋、呈现无序发展形式。归根结底,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认知,文化性元素在城镇建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发展提高,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也让旧城更新建设提上日程,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居民对住宅周边的公共空间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造更新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作为构成旧城的基本单位,老旧住区的公共空间品质普遍低下,与居民生活需求不匹配,亟需提升改造。笔者在工作室实习期间,跟随导师参与了西安曲江老旧住区的改造设计项目,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