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音乐响起,人们聆听或歌唱,在乐声中实践或体验着他(或她)对国家、族群和文化的认同。日常歌唱实践如何影响人的行动、如何赋予行动之意义、如何形构代际差异正是本文聚焦的研究主题。作为一项民族志的叙事体写作,本文欲通过详细描绘马来西亚华人日常歌唱的代际差异,来探索日常歌唱与群体文化认同模式的相关关系;在意识、情感与认知的阐释框架里,寻思同现有的文化认同理论的契合与突破。论文的实证分析分别比较了马来西亚老年、中年、青年、少儿四代华人群体的日常歌唱行为、身份认同的代际差异,其主要发现是:(1)少儿单纯、被动的意识与情感使其日常歌唱呈现被动、被组织、培养、富教育意义的灌浇式特点,同时“便捷式的”继承“我们”的文化身份,将少儿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置入一个“危险期”、“填空期”;(2)活络的意识与情感使得中青年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处于一个“自由期”、“过渡期”,在种种动向里不断运动着,不断建构与重构各种自我,实践着日常歌唱的自主追求;(3)老年人寻求归属的意识与情感则置其于相对“安全期”与“完满期”,几近完成的身份与认同呈现着不易变动的认同与情感,以及怀旧的歌唱喜好。同时,研究还发现,教育可能作为中间机制,连接日常歌唱与国家、族群与文化的认同。论文叙事的基本轴线是:将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模式归结为互构关系,即日常歌唱的代际差异与文化认同的代际差异经由意识、情感与认知机制的相互作用。通过日常歌唱行为,社会结构中的文化认同模式得以嵌入马来西亚世代华人的集体记忆之中,记忆又唤醒或强化他们不同程度的对国家、族群和文化的归属感;反之,不同维度的认同属性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日常歌唱。在方法上,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世代华人的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的田野资料作“叙事探究”。叙事强调经验的变化性,探究则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去叩问、追问所表现的理论建构方面的积极与主动。其间穿插的由参与观察、文本分析等提供的质性资料都以叙事探究的方式作铺展,并在叙事论述的结论里,对既有的及建构的理论作出回应。叙事提供一个能够更详细地观看琐细日常的视角与载体,揭示人之为人的经验——本文也试图确立:叙事探究是呈现日常生活和理解连续日常经验的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