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这一概念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首次提出,它是文本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强调文本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关系。诚如克里斯蒂娃所述,每个文本都是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国古诗意境高远,文化内涵丰富,包罗着大量的互文性用法。同时,互文性也是中国古诗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方面。然而,在中国古诗英译中,互文性的传递仍是一大难点。因此,有关古诗中互文性翻译的研究尚为时新,而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的研究还是新课题。斯波尔和威尔逊提出关联理论,哥特率先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是语际间的解释性用法,译文要与原文尽可能的相似,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就要求译文要尽可能的传递原文的最佳关联性。同时,鉴于目的语与源语读者认知环境的差异性,他主张作者意图应与译语读者期待相吻合。中西语言文化有别,认知环境殊异,中国古诗中的互文指涉对西方读者而言多半是陌生的。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种互文性,使得译诗尽可能的趋向原诗的最佳关联性是广大译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尝试将关联理论运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互文性的翻译。笔者认为,古典诗歌中的互文性主要表现为典故和原型意象,就其翻译方法而论,大体上区分为保留原文互文性(直译、直译加注)和省略原文互文性(文化替代、概括、释义)。不同的翻译方法各有所长,在提高译文关联度上,后三种翻译方法有较大优势。然而,就实现原文最佳关联度而言,直译加注应是译者的首选,当然译者应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对译文做灵活处理。本文发现,古诗互文性翻译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文化缺省、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分离、语境假设的削弱、语境含义的丧失等。本文认真研讨了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古诗互文性翻译中最佳关联性传递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译者的作用。笔者认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学会变通,尽可能的补充适当的互文性材料,统筹语境效果和信息加工所付出的努力,融合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使意图和期待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