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虽然上市公司严格执行证监会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仍被发现存在或大或小的报表失真问题。舞弊事件频发。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政府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通过法律和政策双重手段,解决审计失败这一问题。西方出台了萨班斯法案,中国2010年出台了内部控制应用指南。但中国证监会逐年增长的处罚公告显示,财务报表舞弊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如何从根本上找出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并相应修改完善制度设计,改变审计质量问题频发的现状,是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上市公司审计现行制度安排出发,探讨资本市场审计体系构架和运作模式,并通过对证监会数据的分析,客观地讨论审计失败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本文将以上市公司审计体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立足点,由表及里,通过对体制设计中存在的上市公司审计的弱势地位和由于过度竞争所产生的资源错置、规模非经济状态等问题的分析,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公共物品角度出发,找寻上市公司审计作为公共物品可能存在的更为适应的体制架构,从而完善整个体系。本文认为,上市公司审计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公共物品特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属性都使其在市场环境下举步维艰。同时,由于审计具有监督属性,被审计单位一直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俘获。被监管方对监管俘获的追逐虽然给了上市公司审计一定的市场化空间,但这种空间却是以牺牲审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和公允性等立身根本换取的。因此上市公司审计的本质属性并不适合市场化。在此情况之下,只有探索更符合其本质属性的体制,充分结合其公共物品的特性,才能真正实现审计的效能。不仅如此,上市公司审计体制还需要充分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的建设目的及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体制的良好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