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聚类算法的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非监督模式识别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算法之一,该算法是基于最小平方误差,并规定了每个样本对各个隶属度的和必须为1。然而,隶属度值并不总是与直观上的隶属度或兼容度相一致。而且,FCM对噪声点或孤立点都敏感。为了克服这些缺点,R. Krishnapuram和J.Keller于1993年通过放松FCM中的概率约束限制,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函数,而提出了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PCM,Possibilistic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但是PCM算法容易趋向于一致聚类而且对初始化也敏感。现在我们将PCM算法和它的修改版分别记作PCM1算法和PCM2算法。为了解决PCM算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点内容:1.本文讨论已有的一些模糊聚类算法理论,包括硬C均值(HCM)聚类算法,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可能性C均值(PCM1)聚类算法,第二种可能性C均值聚类算法,记为PCM2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实验模拟分析和比较。2.在PCM2算法中,它没有涉及到任何加权指数,当产生一致性聚类结果时,不能调整任何参数来得到可选择的聚类。为了克服PCM2的缺点,Zhang和Leung在FCM和PCM2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可能性C均值聚类(Improved Possibilistic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PCM2 )。IPCM2解决了FCM对噪声敏感和PCM2一致性聚类的缺点,但是FCM、PCM2和IPCM2的目标函数中使用的是欧式距离,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于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可能性C均值聚类(NIPCM2 ),即一种基于非欧式距离的可能性C均值聚类。同时,实验结果表明NIPCM2能够克服噪声敏感问题和获得更好的聚类中心。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函数的混合C均值聚类算法(Hybrid C-Means clusteringalgorithm based on the Kernel function, HKCM)。首先利用FCM和PCM2算法的优点,设计出一种混合的C均值聚类算法。然而鉴于该算法存在的不足,本文将Mercer核函数引入到该算法中,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聚类。仿真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连续广义线性时滞系统的自适应可靠(容错)H_∞控制及其相关问题.第一,研究了不确定时滞连续广义线性系统在有记忆状态反馈作用下的鲁棒H_∞控制问题.利用线性矩阵
混沌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近年来,混
最优化是一门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学科。它研究某些数学上定义的问题的最优解,即对于给出的实际问题,诸如石油勘探、大气模拟、航天航空等领域出现的特大规模的问题,从众多的方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有限维高斯测度的一些性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一维高斯测度和n维高斯测度,以及它们的傅里叶变换和一些基本性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高斯测度下的Hermite多项
本文考虑了几类脉冲偏微分方程的解的振动性,论文分为四章.   在第一章,我们对脉冲微分方程的振动性做了一个基本概述,同时对本文所做的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   第二章,我
混沌系统的最终界在混沌系统的定性行为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若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混沌系统的全局吸引集,则可以断定在这个全局吸引集之外不会存在该系统其它的平衡位置、周期
Pitman准则是由著名统计学者Pitman于1937年提出来的一种用于比较参数估计好坏的标准。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该准则引起了理论和应用统计学家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线性
本文考虑如下具有退化扩散与非局部聚集的Keller-Segel方程ut-△um+▽·(uB(u))=0,(x,t)∈Rd×R+,其中维数d≥3,B(u)=▽((-△)-β/2u),β∈[2,d],1<m<2-β/d.利用Riesz核Iβ(x)=1/γ(d,β)|x|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于8月10日在京召开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协同监管沟通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萍,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