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日本——从文化交流与日本认识的角度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政治家。他于1914年到1923年、1928年到1937年先后两次,客居日本,总计长达20年之久。他的一生和东邻日本有着很深的文化情缘。郭沫若第一次赴日主要是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包括《女神》在内的新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第二次赴日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赴日以后,他在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面下了很多功夫。1955年,郭沫若又以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率团访问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率团访日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日两国的交流在邦交正常化以前出现了一个高潮。郭沫若一生关于日本的著述虽然不多,但是他娶日本女子为妻,广交日本朋友,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受到了日本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不停留于对郭沫若的学习、著述与家庭生活的铺陈,而是选择了郭沫若与日本社会、日本文化的关系这一视角,对这20年的历程进行整理和思考。 本论文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郭沫若的生平和留日经历;第二部分写日本文化对郭沫若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写郭沫若与中日文化交流,其中包括郭沫若的婚姻,以及他和日本朋友的交往;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同文同种辩》、《日本民族发展概观》等文章以及郭沫若的小说,探究郭沫若对日本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期刊
对目前这几年广泛使用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它外表美观漂亮,而且经济适用,性价比高,所以被广泛使用.但存在一个问题,现在我国没有这样的桥型设计和养护围护的相关标准规范,
大正时代从1912年到1926年,虽然仅有短短14年,但却是极其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在动荡的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大正年代的日本文学呈现出与明治年代完全不同的旨趣。最为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