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正常卵巢,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CD73表达情况及MVD计数值,分析两者与卵巢上皮性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腹水及腹腔冲洗液中是否有癌细胞、病理类型及患者的年龄大小等多种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互关系;以及恶性肿瘤中CD73的表达情况与MVD计数值的相关性。探讨CD73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论证CD73能否成为新的评价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指标,为卵巢上皮性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吉林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共163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0例(其中包括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各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9例(其中包括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0例,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1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84例(其中包括卵巢浆液性囊腺癌58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26例)。所有切片均经病理学专家双盲法认定。所有选取标本均为新鲜取材,并立即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完成后经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4μm,染色方法为:HE染色、CD73免疫组化染色。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组织,以试剂盒内已知的阳性切片为阳性对照,检测CD73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CD34对肿瘤新生血管进行标记,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1、不同卵巢组织中CD73的表达情况及MVD计数。CD73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全部为低表达,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值逐渐升高,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交界组与良性组之间相互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恶性组与良性组及交界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MVD计数在正常卵巢、良性组、交界性组及恶性组中也逐渐升高,并且四组间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2、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对年龄≤50岁及>50岁的患者分组进行相互比较,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手术病理分期I~II期与III~IV期的患者CD73的表达程度比较,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MVD计数比较,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组织病理学分级为G1+G2组和G3组间比较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4按淋巴结转移与否为分组标准,比较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P<0.001,有统计学意义;5按腹水及腹腔冲洗液中癌细胞的有无为分组标准,比较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6比较病理类型分为浆液组及粘液组,CD73的表达程度及MVD计数,P>0.05,无统计学差异。3、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CD73的表达程度越高,MVD计数值越大。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914,P<0.001),CD73的表达程度与MVD具有相关性。结论:1.CD73表达上调及肿瘤血管新生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2.CD73的高表达及肿瘤血管新生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疾病的发展有密切关系。3.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CD73的高表达与MVD具有正向相关性,表明CD73对卵巢上皮性癌转移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而完成的。综上,CD73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高表达,说明其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CD73与恶性肿瘤严重程度正相关,有望作为一个新的评估卵巢上皮性癌病情进展的指标,为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