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浦—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区深层环流的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洋深层环流,特别是经向翻转环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全球经向和垂向热量再分配上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于观测资料丰富的上层环流,深层环流因观测手段的限制,我们对其认知仍十分有限。近些年,中国科学院成功构建了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以潜标阵列为主对全水层水文动力过程开展了长期连续观测,为该海域深层环流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本论文主要利用潜标观测数据,并结合航次大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数据、高分辨率海洋模式数据等,对西太平洋,主要是雅浦-马里亚纳海沟连接区的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结构特征和变异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相比于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大西洋分支,以往大家对其太平洋分支的研究不多,但北太平洋拥有全球最大的海域面积,具有全球最大的热量和碳存储能力,在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热量向深海转移的背景下,太平洋深层海洋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首先基于六套全球高分辨率海洋模式资料初步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深层环流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西太平洋深层环流于1000-3000米水层以东西向交替变化的纬向射流为主,而3000米以深因为地形的阻挡形成若干独立的海盆,深层环流以海盆内环流为主,但不同海盆之间可通过关键深水通道进行海水交换。这些关键深水通道的输运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甚至不同季节流向也不一致,而海盆内的环流形态受制于位涡收支积分约束,进而也表征出季节变化特征,即不同季节海盆内的环流主要旋转形态不同。模型结果的分析为随后的西太平洋深层环流研究奠定了基础。雅浦-马里亚纳连接处(YMJ)深水通道是深层经向翻转环流进入西太平洋的关键深水通道,我们在这一区域开展了密集的观测研究。首先,我们利用位于YMJ深水通道的东西两侧2017年和西侧1997年的潜标观测结果,对该局地区域深层经向翻转环流上、下两个分支(Lower and Upper branches of the Pacif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分别简称为L-PMOC和U-PMOC)的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L-PMOC和U-PMOC主要以季节变化为主。具体来讲,在YMJ通道西侧3800米以深北向的L-PMOC存在两个显著季节位相:从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流速较强,在4200米深度上其量值可达45 cm s-1;从6月至11月,流速较弱。在YMJ通道东侧4000米以深为南向的L-PMOC回流,其具有和L-PMOC一样的季节位相但强度相对较弱,而在较浅的3000-3800米层,南向的U-PMOC也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但其位相与L-PMOC相反,即从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流速较弱,从6月至11月,流速较强。结合同步观测的温盐和溶解氧数据可分析得到,该通道L-PMOC向北输运下层绕极深层水(Lower Circumpolar Water,以下简称LCPW),U-MPOC则向南输运上层绕极深层水(Upper Circumpolar Water,以下简称UCPW),L-PMOC和U-PMOC的季节变化分别伴随着LCPW和UCPW的季节性入侵。借助于大面观测、数值模式结果等,我们发现LCPW和UCPW的季节性入侵导致通道内密度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地转调整形成了L-PMOC和U-PMOC反位相的季节变化特征、L-PMOC的东侧回流结构、U-PMOC的南向输运等。除显著的季节变化外,基于YMJ深水通道的潜标观测数据,我们进一步发现深层经向翻转环流还存在着显著的30-90天季节内变化特征,而且季节内变化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200米深度上观测到的等温线垂向振幅可达到600米。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我们分析发现深层流速和温度变化振幅的垂向结构特征符合地形罗斯贝波(Topographic Rossby Waves,以下简称TRW)的特性,即振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垂向位相一致,这表明季节内深层强化现象是由TRW引起的。结合能有效模拟TRW现象的模式数据,我们探讨了YMJ处TRW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表层的强涡旋通过位涡调整能够产生TRW,二是大尺度平均流的正压和斜压不稳定可以对TRW的产生做出贡献。由于深水通道具有丰富的地形坡度且较大的流速剪切,因此更易产生TRW,而TRW能够将深层变异信号较为快速的向远处传播,进而可能影响着深层大洋或海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深层经向翻转环流在YMJ深水通道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得到了1990和2010年代间隔20年两批观测数据的共同证实。我们进一步基于这两批观测,讨论了深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年代际变化。通过对比通道西侧深度积分的流量估计,表明L-PMOC流量约减小了20%,和南太平洋萨摩亚通道27%的减小幅度基本相当,而其输运的LCPW温度变化范围没能超过1990年代观测设备的准确度(±0.03°C),说明北半球西太平洋LCPW没有显著的温度变化,和萨摩亚通道深层水显著变暖的情况不同。除在YMJ区域外,我们还在其东北部的麦哲伦海山区对PMOC进行了大面投放式温盐和海流观测研究,讨论了L-PMOC进入YMJ区域前的路径。麦哲伦海山区主要包括两种深层水团,分别是位于3800米以深的LCPW和位于1800-3800米的UCPW。大面海流直接观测结果表明该海域1800米以深的深层流基本为南向流,同时麦哲伦海山区3800米以深溶解氧浓度比YMJ深水通道处的高,因此我们认为L-PMOC会先向北到达麦哲伦海山区而后向西南回传进入YMJ区域。另外,我们还对麦哲伦海山区域的混合特征做了大致估算,发现近海山站位的混合在1500米以深显著增强,湍扩散系数的量级可达10-4,比远离海山站位大1-2个量级。
其他文献
具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clip domain serine protein,c SP)在甲壳动物天然免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蛋白酶在同一物种中不同c SP功能的比较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对免疫信号调节作用的研究。可变淋巴受体基因(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VLRs)是脊索动物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获得性免疫的分子基础,近年来
冲绳海槽是位于东海东缘的一个尚处于早期扩张阶段的新生弧后盆地。海槽中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广泛发育。晚第四纪以来的连续沉积作用,使得冲绳海槽被一层巨厚沉积物所覆盖,沉积物中的火山物质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弧后盆地的岩浆体系提供了宝贵材料。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中部S9站位获取的沉积物岩心中的火山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对沉积物中浮岩碎屑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
重建上新世-更新世南黄海沉积历史和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对理解黄河和长江对于东亚边缘海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揭示河流演化、区域古环境变化、构造变形和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于南黄海西部所钻取的CSDP-01孔长柱状沉积岩心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组成、结晶学特征、微形貌)、堆积速率、Sr-Nd同位素(<63μm)和粘土粒级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晚上新世以来南黄
三角洲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枢纽,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的粒径趋势和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之后,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嗣后,建立了七里海沙坝的地层序列和沉积记录,描述了七里海沙坝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在沙坝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滦河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数
俯冲带的物质循环和变形以及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近十年来国内外重大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俯冲及扩张构造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菲律宾海板块内发育了全球典型的沟-弧-盆体系,同时保存了不同发育阶段的俯冲和扩张构造,是全球扩张及俯冲动力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5-2017年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多波束数据,结合最新的重磁数据,采用多道地震解释、重-磁-震联合正反演、沉积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几乎经历了完整的地质演化旋回,理解其形成演化过程对完善边缘海盆形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带,同时南海北缘发育海南地幔柱,因此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受板块俯冲、地幔柱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具有复杂的地幔源区。由于南海海盆内部被巨厚沉积物覆盖,难以获得洋壳岩石样品,从而缺乏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限制南海地幔源区特征以及对南海形成
冲绳海槽南部的高沉积速率为东亚边缘海地区的陆-海相互作用和构造活跃地区山溪性河流(台湾河流)流域长期以来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及其古环境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沉积档案。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南部获取的沉积物岩心S3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浮游有孔虫放射性碳年龄,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质量堆积速率和重矿物组成,碎屑磷灰石的常微量元素和形貌学组成。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南部陆源沉积物的来源、
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等优点,但对氢脆敏感。在海洋环境中,不恰当的阴极保护电位会促进氢向钢中渗透,增大发生氢脆的可能性。如果能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耗氢微生物消耗阴极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氢,抑制氢的渗透,就可以适当降低阴极保护电位,在不增加氢脆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强度钢的完全保护。本论文研究了耗氢微生物(Blautia coccoides GA-1)对AISI 4135钢腐蚀行为的
马努斯海盆位于太平洋俾斯麦海的东北部,是西太平洋正在活动的典型弧后盆地之一。马努斯海盆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历史,前后遭受太平洋板块与所罗门板块的双重俯冲。本文对马努斯海盆东部裂谷(East Rift,ER)产出的中-酸性火山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岩相学观察基础上,进行了矿物主量元素电子探针测试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Hf同位素测试。本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弧后盆地下伏地幔熔融和岩浆演化
海洋涡旋对全球大洋内部温盐能量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连接大尺度环流和小尺度湍流的重要纽带。本文首先利用卫星高度计Chelton涡旋数据集和浮标漂流轨迹Argos探测的涡旋轨迹,对于全球1993年至2015年的海洋涡旋进行了特征信息(半径、生命周期等)的分析对比,比对结果表明,高度计涡旋数据集提供的欧拉涡旋和浮标漂流轨迹Argos探测的拉格朗日涡旋的配对成功率在全球范围内空间分布上波动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