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CD2/CD27/CD2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互作需要其表面的共分子辅助,而目前对鱼类T细胞共分子的研究较少。本文鉴定了斜带石斑鱼T细胞3种重要的共分子,并分析了其在两种重要的病原——刺激隐核虫和溶藻弧菌感染后的表达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揭示T细胞抗病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本论文获得的具体结果如下:1.克隆获得石斑鱼Ec CD2、Ec CD27和Ec CD28基因的完整ORF序列,分别为1014bp、681 bp和678 bp,编码337、226和225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分析发现Ec CD2、Ec CD27和Ec CD28与其他物种相应共分子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20%-75%、35%-53%和24%-48%;结构分析发现Ec CD2胞外区包含与哺乳动物类似的两个Ig结构域、Ec CD27含1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结构域、Ec CD28存在1个Ig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CD2、CD27和CD28分子各自聚为两支:哺乳动物分支和鱼类分支,说明这三种共分子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2.组织分布结果显示Ec CD2、Ec CD27和Ec CD28在检测的健康石斑鱼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胸腺和鳃等部位表达量相对较高,暗示三者在系统免疫应答及黏膜免疫应答中均可能发挥作用。3.刺激隐核虫感染可引起Ec CD27在脾脏中的表达量剧烈上升,Ec CD2则在感染后的脾脏主要为下调表达,未在感染后的脾脏中发现Ec CD28显著的表达差异;刺激隐核虫感染后1 d的鳃组织中Ec CD2和Ec CD28的表达量上调,而Ec CD27在感染后的鳃中未发现显著的表达差异。4.溶藻弧菌感染后多个时间点的脾脏和头肾中均发现Ec CD27显著上调;Ec CD2在溶藻弧菌感染后的脾脏中逐步上调表达,并在感染后48 h时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头肾中也同样发现Ec CD2的上调表达;溶藻弧菌感染后的头肾中,Ec CD28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脾脏中的表达量仅在24 h时出现显著升高。
其他文献
植物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重要器官,也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制造营养成分的主要途径。研究植物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度、宽度等几何参数对植物生长发育、作物管理和作物产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测量叶片几何参数的方法主要有方格纸法、称重法、系数法、回归方程法,虽然测量结果准确,但是费时费力,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测量。自动测量叶片几何参数的方法主要有叶面积仪法和图像处理法,目前国内外
学位
桑蚕(拉丁学名:Bombyx mori Linnaeus),俗称家桑蚕,是一种以桑叶为主食的鳞翅目(Lepidoptera)泌丝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不同发育阶段,各个发育阶段皆可作为生物科学研究的素材。家蚕以卵的形式繁殖,其中卵有滞育卵、解除滞育卵等之别,如何快速无损地鉴别家蚕蚕卵的滞育与否对其在蚕丝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是以Raman(拉曼)光谱技术为基础对不同发育期的滞育与解
鸟类血孢子虫是全球分布的由媒介传播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包括疟原虫属(Plasmodium)、血变虫属(Haemoproteus)和住白细胞原虫属(Leucocytozoon),是鸟类中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会引起疟疾等疾病,对鸟类健康造成危害。系统发育研究表明,包括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疟疾在内的其它现生血孢子虫的祖先均起源于鸟类血孢子虫,因此研究鸟类血孢子虫对于认识人疟疾的毒力和传播机制以及保护公共健康
本实验以人参果果实为材料,设置乙烯利浓度分别为500 mg/L、1000 mg/L、2000 mg/L和4000 mg/L的4个处理,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乙烯利浓度对人参果采后成熟进程、腐烂速率、营养指标、相关酶活性等变化的影响,为促进人参果采后成熟,保持良好的品质和适宜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于2018年7月2日进行处理,于0 d、3 d、6 d、9 d进行取样,观察人参果果实成熟进程和
兰科植物菌根(OM)在结构上虽然是典型的内生菌根类型,但其营养机理长期被认为是植物寄生于真菌。近年来,Cameron等(2006)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表明,绿色兰科植物成株与菌根菌(OMF)之间确实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即菌根真菌协助植物在陆地环境固着并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而宿主提供碳水化合物回馈给真菌。但宿主的碳水化合物是如何被转运至共生真菌?这种转运过程又是如何被调控?宿主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
乳酸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作用,长期以来应用于发酵食品和乳制品当中,是公认的安全可食用的菌株。但是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某些来源的乳酸菌也会产生安全性问题,如发酵后会产生亚硝酸盐、生物胺类、吲哚等有毒害作用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在体内蓄积过多,会危害健康。本实验室从桑叶中分离到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γ-aminobutyric acid,GABA),命名
柑橘是我国最具经济效益的大宗水果之一,但大部分柑橘产区的栽培技术仍相对传统,农药使用不规范,生产效率低,严重阻碍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研究以2年生W-默科特(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itrus sinensis Osb.cv Murcott)为材料,开展覆盖种植技术在柑橘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探究覆盖防草布对果园土壤环境、柑橘树体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柑橘
研究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一直以来属于土壤化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而可变电荷表面及pH、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重金属离子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迁移、转化和最终去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针对高岭石和针铁矿对重金属铜离子吸附的影响因素,以pH变化为主线,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pH-Cu2+吸附率曲线的变化趋势,探讨在不同铜离子浓度、pH、离子强度和陪伴阴离子下单纯及混合体系中高岭石和针铁矿对Cu2+吸附的
为探究永州市新田县浓香型烤烟适宜移栽期,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新圩烟叶基地进行,分析了不同移栽期烤烟生育期变化及不同生育期下的气候因素、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烟叶化学指标、化学成分协调性以及经济性状等,并采用模糊数学和加权法,对不同移栽期处理主要等级烟叶经济效果指数(ECI)和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