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维吾尔族学习者汉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学习者会出现许多汉语偏误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和标注大量的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作文语料,运用语料统计法和偏误分析法,对学习者出现的语序偏误进行分析归类,并比较学习者在汉语学习上的差异,进一步探究这些语序偏误的出现主要原因和教学策略,希望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提供一些帮助。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收集的作文语料出现的词的语序偏误共有374例,主要的类型有五种,分别为结构助词“的”的语序偏误(118例)、动态助词“了”的语序偏误(72例)、介词“对”的语序偏误(59例)、离合词的语序偏误(63例)和词内结构的语序偏误(62例)。在每种偏误类型中又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划分为不同的小类。二、句子语序偏误共1795例,分为句子结构的语序偏误(697例)和句法成分的语序偏误(1095例)。句子结构的语序偏误包括主谓结构的语序偏误(244例)、动宾结构的语序偏误(196例)、定中结构的语序偏误(68例)和状中结构的语序偏误(189例)四种类型。句法成分的语序偏误包括主语语序偏误(123例)、谓语语序偏误(81例)、宾语语序偏误(65例)、定语语序偏误(142例)、状语语序偏误(603例)和补语语序偏误(81例)六种类型,定语语序偏误分为单项定语(81例)和多项定语(61例)的语序偏误,状语又分为状语前移(249例)、状语后移(277例)和多项状语的语序偏误(77例)。三、学习者出现汉语语序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主要是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句法成分在句中位置的不同,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明显表现在动宾结构,状中结构和中补结构的位置关系,以及介词“对”等出现的语序偏误;(二)目的语泛化的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语的使用范围及造句规则掌握不全,容易将一种句式或类型的规则,泛化应用到更多的句式中,表现为离合词中词素的位置,主语、状语和补语等出现的偏误;(三)目的语规则的复杂性,这主要集中在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语序偏误问题上,学习者片面掌握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出现一系列的语序偏误。四、根据学习者出现的语序偏误类型,本文主要提出三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一)实施模块化教学。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切分,将较大的句子切分成若干个小模块,通过模块化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可以逐渐部分掌握,进而达到整句掌握的程度。(二)进行格式化练习。对容易出现语序偏误的类型和句式格式化、固定为具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达到减少偏误的目的。(三)建立个人动态语料库。通过构建个人动态作文语料库,让学生可以在某一阶段巩固复习出现的语序偏误,并从不同的阶段进行比较,比较语序偏误类型和数量的差别。以此检测阶段性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