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费特创作心理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费特的创作心理。  费特(1820-1893),一生遭遇过许多磨折。从一出生,他就被身世与姓氏的阴影笼盖。从费特的回忆录与后人对他生平的梳理来看,不幸一直与他如影随行。但是,费特的诗却很轻盈明媚,即使是忧郁,也不让人绝望。费特的创作心理究竟是怎样的呢?  对费特创作心理的好奇,也起源于他的双重身份。在费特的一生中,诗人始终都不是唯一身份。费特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地主,这在作家身上并不多见。诗人与地主,究竟哪种身份于费特更真实,费特又为何会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地主身份对费特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这一切是我们感兴趣的问题。  以事实为依据,从费特的回忆录及其他相关资料中追寻线索,试图解释费特创作心理的成因。  发现,费特父母的性格迥然不同。父亲权威决断,母亲敏感柔弱,父母的两种气质,必然以某种形式,存留在费特身上。认为,虽然费特在天性上与母亲相通,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费特的现实生活完全是对父亲务实精神的模仿和膜拜,而母亲的气质则主要保留在诗歌创作中;前者代表世俗的理智,后者代表了天性的情感。就像在费特的印象里,母亲对父亲总是温顺和崇拜,费特的情感渴望也总是敌不过他的俗世追求。  理性留给了生活,感性自然全部付诸诗歌。所以,代表了母性的温柔的诗歌,对于费特是最纯净的世界。而费特的诗歌特质,更是完全不同于他清晰决断而务实的理性生活,充满了女性特征。  本文结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描述费特生平,揭示其生活与创作的矛盾。  第二部分,以回忆录等资料为依据,剖析费特心目中母亲与父亲的形象特征,论述其对费特人生观和创作观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气质和心理角度阐释费特的诗歌特征及美学观。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地下水池的施工缝、伸缩缝及抗渗混凝土的施工进行阐述.
托马斯·哈代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后一位文学巨匠。就小说创作而言,哈代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作品以抒发浪漫主义田园理想为特征,主要有《绿荫下》、《
期刊
根据国家五部委的精神和实现“十一五”期间GDP节能20%的目标制定的GB17167-2006、GB/T 21368-2008和已经实施.
近日,住建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宣布了原《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建质[2016]295号)的废止.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建设工程质量
期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质上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
论述CAD及全站仪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