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形式和载体。户外自主游戏能够提高幼儿游戏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专注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否介入、介入是否适当,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功能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Z市S幼儿园大班幼儿与教师为对象,观察法为主访谈法为辅结合案例研究法,从介入行为引发者、教师介入身份、介入方式、介入时机以及介入效果五个维度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教师介入的现状、成效和经验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教师有效介入对策和建议。结果发现,教师介入积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1)教师介入的主题侧重纪律约束与游戏玩法;2)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或持续出现简单重复行为时,教师介入的次数较多;3)教师介入的身份以引导者为主;4)采取的介入方式主要是提醒、建议等言语介入。在教师介入过程中,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中发现教师在介入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态度不够积极,介入行为引发者多以幼儿为主;2)教师在非游戏时机介入次数较多如:较多的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或介入时容易以自我标准为目标;3)介入的方式欠妥,主要体现在形式单一,强加自己的意见,破坏幼儿的节奏和游戏内容;4)介入效果欠佳,在幼儿对游戏无兴趣时教师强加介入或没有经过仔细观察导致介入效果无效。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偏差、教育经验不足、介入能力欠缺,以及幼儿园中户外自主游戏的氛围不足,教师的相关培训机制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如下: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户外自主游戏与正效介入的概念;教师为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并且提供积极的精神支持;教师在介入前应认真观察,敏锐地觉察到幼儿的需要以及挖掘游戏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法介入,并且在介入后关注介入效果,学会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以及深刻反思自己的介入指导行为;同时幼儿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重视教师培训机会与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