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磷连续提取方法、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方法对钙磷[Ca2-P、Ca8-P、惰性钙磷(主要为Ca10-P)]进行分级、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方法、酶水解试验等方法,研究洱海磷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并根据洱海环境条件变化设计模拟试验,探讨水体环境条件变化对洱海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沉积物总磷含量为710.30~1961.23mg/kg,平均含量为967.59mg/kg,有机质含量为25.03~117.20g/kg,平均含量48.96g/kg,洱海无机磷含量较高,有机磷含量较低。洱海总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均较高,但其水质较好。洱海沉积物不易释放的磷(钙磷及惰性磷)含量较高,洱海沉积物钙磷在210.25~429.45mg/kg之间,其中活性较高的Ca2-P、Cas-P含量很低,惰性钙磷含量较大。因此,洱海沉积物无机磷的赋存形态,特别是钙磷比例较高,尤其是惰性钙磷的比例较高是洱海目前水质相对较好的原因之一。根据洱海柱状沉积物钙磷的变化,可以看出洱海钙磷组分之间存在转化机制,与洱海沉水植物的生长及其对钙磷的吸收、转化有关。目前,洱海水体溶解氧6.28~7.62mg/L及pH值8.16~9.36,此条件不利于其沉积物铁磷及铝磷释放。近年来,随着洱海水体溶解氧含量逐年降低,pH值升高,本文根据此趋势设计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数据表明,洱海沉积物总有机磷含量变化量较小,稳性有机磷含量变化也较小。pH对有机磷含量和及转化的影响与采样点的特征有关,其中洱海E07、E13点位,在好氧、高pH值处理下,中活性有机磷减少较多;无沉水植物分布的E01、E07、E09、E13区域,均在好氧条件下利于有机磷的释放,且随pH升高,释放量处于增加的趋势。洱海沉积物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活性有机磷及中活性有机磷的影响较大。整体上来看,在好氧条件下,洱海沉积物活性有机磷较易释放;在厌氧条件下,洱海沉积物活性有机磷较难释放,可能是由于在好养条件下,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利于洱海沉积物有机磷的矿化分解。除洱海E02点位外,其它处理在好氧条件下,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相对较高:在厌氧条件下,中活性有机磷相对较低。厌氧条件较利于洱海沉积物中活性有机磷向活性有机磷转化。洱海E02点与以上规律相反,E02点位较为特殊(具有沉水植物),可以看出,洱海沉积物有机磷的转化可能与其沉积物理化性质及沉水植物有关。从洱海沉积物有机磷生物有效性来看,整体表现为水溶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水溶性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均较高。除E02以外,其他处理在好氧条件下活性有机磷含量降低,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水解活性有机磷的能力较强,说明活性有机磷的释放能力较强;在厌氧条件下,两种酶的活性变化不大,与之相应的活性有机磷变化量也较小。无沉水植物处理结果与之相反。中活性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较小,因此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的变化主要是向其它形态有机磷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