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性经营状态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高、数额大,基本上为向国有企业提供的贷款,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障碍,也是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机。 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不仅严重制约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还威胁到银行业的整体安全,阻碍银行参与国际竞争。巨额不良资产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以下危害: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降低盈利能力:导致银行财务状况恶化;制约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Asset ManagementCompanies),分别接收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计约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通过债转股、打包处置、拍卖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上述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处置速度慢、成本高,离最终要求甚远。为此,要寻求一种新的、高效的方式来处置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其实质是融资者将被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本市场的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创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手段,也受到受不良银行资产困扰的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证券化已经成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证明了,通过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不仅可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提高资产处置效益,也能促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加快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商业银行而言,证券化方式更可拓展自身业务,并积累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这将大大有利于银行竞争力的增强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推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使资本充足率提高;有助于银行和监管者去评价银行的资产情况,从而有效控制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水平;资产证券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较小,是更有前景的金融创新工具;有助于资产配置效率的优化。证券化的现实意义与商业银行谋求资产流动性的初衷相吻合。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已具备可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条件: 其一,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强烈内在需求; 其二,拥有可以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 其三,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大大增强,各种市场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健全,机构投资者力量迅速壮大,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市场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条件。 我国已有珠海高速公路收费权证券化、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北美航运应收账款证券化、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一系列离岸证券化项目的成功案例。但是由于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已有的不良资产证券化只有三例。 第一个是2003年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宣布与德意志银行合作推出离岸信托模式的不良债权证券化,涉及项目20个,债权余额25.52亿元,面向境外投资者发行总额近16亿美元。 第二个是2003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132.5亿元不良债权资产的信托收益分层方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委托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设立财产信托,于2003年6月发行期限3年、价值10亿元的优先级受益权4.17%。此方案被称为国内第一个准资产证券化方案。但这一方案因没有实现风险转移、不符合国际惯例的真实出售而颇有争议。 第三个是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工行将其面值26.19亿元、预计回收值8.2亿元的不良债权委托给中诚信托投资公司,设立财产信托,并委托中信证券作为包销商将其A、B级受益权转让给外部投资者。项目于2004年7月全面完成。它是国内商业银行首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具备了真正意义的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 本文的主要思路是:先介绍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分析;然后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接着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作用,并通过宁波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业务流程: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资产证券化已成为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应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我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且有利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夯实我国的金融基础,完善金融体系。 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主要说明本文为什么要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并阐述了商业银行推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本章重点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交易结构、成本收益及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作阐述。 第三部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现状。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成因和危害。 第四部分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主要处置方式;然后概括出资产证券化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的作用以及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宁波工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来说明如何具体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 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实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六部分是小结。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