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建模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背景之下国际舆论场与中国舆论场的联系紧密。通过互联网环境聚合民意,网络舆情具有强大的社会穿透力和聚合力。加之,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其影响之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本研究提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的研究课题,对于把握动态民意,维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会对网络舆情传播研究的背景、当前网络舆情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出舆情传播模型建构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将利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复杂网络分析法、建模仿真技术、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网络意见的聚合路径、发散路径、引导路径的过程研究入手,探讨网络舆情传播基于舆情“热度”、“强度”、“效度”三个维度的动力机制;然后总结网络舆情传播系统的关系结构特性以及其中的多元主体交互作用,总结出舆论观点聚合和信息扩散机制,寻找舆情引导分散路径,建构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最后,结合具体的现实案例验证本研究所总结的路径和模型。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05年全院上报的26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和分析评价。并
在2004年11月联合国人居署和内罗毕市政厅共同召开的“创建更安全的城市和家园”大会上,参与代表达成如下共识:如今犯罪预防已经不再仅仅是警方的责任,应被视为公共事务和所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