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早已成为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观照生活、发现新知之后的一种内心独白,是对生活进行观照的一种倾诉与表达。它扎根于广泛而深厚的生活之中,如农村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化、曲艺民俗、淳朴乡情等等,均可以成为写作实践的沃土。但是,据笔者三年的特岗教学实践感知,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现状并不乐观:教师耗时费力,学生搜肠刮肚,但仍难以落笔成文,即使勉强成文,也多为词不逮意、言不由衷的白话八股文。此现状从师生问卷及访谈中也得以印证。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以“初中语文写作实践研究”“初中语文读写”“农村初中写作”“农村初中作文”“同读共写”“同读共享”等为主题关键词对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并通过翻阅相关图书著作、电子文献,之后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世纪以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写作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相比之下,对“农村初中读写实践研究”的有效文献资料则比较少。而且这些研究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展开,对于“家长”这一主体要素,都是简单提及,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依据发展心理学理论中关于初中生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育心理学中的现代认知学习观,教育学原理中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观及着眼于理解、解释和体验的对话教学理论,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论以及诸如叶圣陶、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名家的阅读写作观等。这些理论基础为之后的写作模型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基于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笔者立足于自身写作教学实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从农村初中教学实际出发,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引入学生家长,融汇亲情,友情、师生情,提出了在农村初中学校,建构一种基于现实实体教学与网络微信平台相结合的写作实践模型,即“一心两翼三主体四环节”的同读共享写作实践模型。本写作实践模型旨在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组织学生、教师、家长三方整合,组建读写共同体,充分借助和发挥同伴群体的场学习效应,通过一起阅读去触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兴趣与动机,进而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实施策略为:紧扣一核心,融入亲情,降难提趣;观照两羽翼,以读触写,映射生活;整合三主体,依助同伴,互通共进;落实四环节,揣摩语境,读析写评。本研究作为对已有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优越性与有效性。实施“一心两翼三主体四环节”的同读共享写作实践,通过学生间的生生体、师生间的师生体、学生与家长间的亲子体、教师与家长间的家校体以及学生、教师、家长间的“三体合一”完成的同读共写实践,能够有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融洽亲子关系;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读写双赢、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