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化学课程的中观形式,它全面反映了化学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化学课程实施和评价等问题。1923年我国第一个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诞生以来,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历史。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学特别是课程理论的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也在不断的演变之中。化学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历史。 本文把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1949年以前、1949年到2000年、2000年以后,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化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前两个阶段主要从内部进行比较,说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演变特点:在1949年以前,化学课程标准关注更多的是课程问题,表现在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分科的化学和综合理科),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课程管理政策的开放性(化学选修课和必修课);1949年后,教学大纲主要关注的是教学问题,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的规范及对教学的指导上,而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课程内容变动较少。第三个阶段与第二阶段进行比较,即把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进行比较,阐明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新化学课标准在行为性目标取向上引入了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构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内容的表述形式更加科学,并且开始重视课程实施和评价。 文章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影响化学课程发展的几个内在基本关系:分科的化学与综合理科之间的关系,选修的化学与必修的化学之间的关系,化学基础理论与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化学理论与化学实验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化学课程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化学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化学“双基”问题,以及化学教育人才观的演变问题。最后提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目标的科学化;化学课程形式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社会化和生活化;课程实施将进一步受到重视;课程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信息集合的快速发展,数据机床产业也开始进行大数据的商业化应用。相比于随机抽样调查而言,大数据存在着传输高速、数据海量和多样化等方面特征,能够完整工业数据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社会各界对高压配电项目的关注度也在增强。高压配电项目属于城市电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的高压配电网在为城镇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提供
<正>"十二五"期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机器人产业发展随之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
设计了一个可重构阻带超宽带天线,它是将可重构天线技术运用到超宽带天线的设计中。该天线以印刷单极子椭圆天线为原型,为了扩展天线的阻抗带宽,在背面接地板进行适当的修改,
  在考虑稠密气固两相流中颗粒具有非均匀流动特性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颗粒团聚效应的气固相间曳力模型,数值模拟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气固两相的流动特性。模拟计算时考虑气固
介绍了人机界面的构成,结合MFC与面向对象的技术提供了开发组态软件中人机界面的常用模型,结合OPC技术提出了一种把容器中的数据同现场设备中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实验说明了
近几年来,复合材料技术得到非常大的进步,先进的复合材料不但具有高强度,而且具备高刚度,是飞机应用的理想材料,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并且广泛应用
NFPA在进行火灾统计时,将事故类型分为“结构火灾”、“车辆火灾”和“室外及其他火灾”三种类型。其中,“结构火灾”包括所有建(构)筑物火灾,如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预制房
一、随机通达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出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为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仅仅理解事物的表层意义和识记零碎的知识概念是远远不够
本文根据运输速度产生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原理,概述了提高汽车货物运输速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汽车快速货运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条件,现阶段我国发展汽车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