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市场化改革的实现之路:政府要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削弱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权,在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的多方博弈中,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以市场的活力拉动内需,满足供给,推动中国经济健康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四个世界”超洲际的国家,使得中国各地区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的非平衡性,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高于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而东北部和中部的市场化进程较之西部又具有阶梯式的差异。各个省份之间的市场化进程不平衡却共享同一个资本与产品市场,这种差异会引发公司管理层应激性行为的发生,如财务政策的采用差异于不同市场化进程区域。而管理层权力源于股东的委托代理,具有财务决策权和经营决策权,这都会导致上司公司管理层采用盈余管理来满足监管要求和引导投资。上述由外到内的作用显著影响着企业的交易方式及其投融资行为,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利益诉求、渠道及形式也日渐多样化、复杂化。基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区域市场化进程非均衡性的独特制度背景,本文探究市场化进程、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首先综述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市场化进程与盈余管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其次,以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为理论基础,从逻辑上厘清市场化进程、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再次,选取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905家5年共4525个观察值,以修正的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程度,将盈余管理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指标进行衡量,构建市场化进程与盈余管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按市场化进程分为高低两个区域,来研究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影响,更进一步采用对照样本来研究;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通过回归检验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市场化进程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市场化进程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第二,管理层权力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管理层权力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第三,市场化进程影响盈余管理的管理层权力效应,其中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不相关;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管理层权力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管理层权力与真实盈余管理不相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方面,本文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管理层行为,拓展了现有盈余管理仅从其一研究管理层行为。现有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的趋势是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或者共同使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以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本文将两者互为控制变量。第二方面,本文从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和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不平衡这一独特制度背景出发,内外部治理共同发挥作用,探究市场化进程、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现有研究仅从我国上市公司市场化进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或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而本文拓展了现有研究仅从其一研究盈余管理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