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圆齿野鸦椿的自然生境和收集种质资源,2014年10月对江西省金盆山自然保护区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福建省建瓯市的野生圆齿野鸦椿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采种。并选取幼苗期生长较快的7个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以其两年生苗为研究对象,比较基质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90%(对照)、65%~75%(轻度干旱)、45%~55%(中度干旱)、25%~35%(重度干旱)时各处理苗高和地径增长量,以及叶片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及模糊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两年生苗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1)调查区圆齿野鸦椿多零星分布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生长在土层深厚、湿度较大、阳光较充足、海拔高度136 m~566m的山谷溪边或山脚路旁。(2)调查区圆齿野鸦椿伴生植物共有56科108种,其中乔木类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1科34属45种,占调查区伴生植物总种数的41.67%;灌木类植物共有23科32属36种,占调查区伴生植物总种数的33.33%;草本类植物共有21科17属21种,占调查区伴生植物总种数的19.44%;藤本类植物共有6科6属6种,占调查区植物物种数的5.56%。种类最多的科是樟科(10种)、壳斗科(7种)和山茶科(6种)。出现频次最高的伴生植物是拟赤杨和盐肤木,其次为山苍子、毛冬青和杜茎山。(3)从调查区圆齿野鸦椿的自然生境看,该树种自然竞争能力较差,耐水湿能力强,喜光,且具有一定的耐阴性。(4)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株高和地径增量与基质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MDA含量与基质含水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叶绿素含量与基质含水量相关性不显著。(5)7个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江西信丰015>福建建瓯014>江西大余003>福建建瓯008>江西全南002>广东始兴005>福建建瓯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