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调整,而变革的总体趋势都是中央向地方逐渐进行放权。尽管1994年分税制改革使得“财权相对集中于中央”,但从事权角度来说,地方政府在全国财政支出中承担了绝大部分。
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地不断扩大使其在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地方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向,即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理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财政资金在经济建设和社科文卫方面的有效分配,从而保证财政资金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却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科文卫”的偏向。因此,要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首先要研究地方财政支出产生此偏向的原因。
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试图从财政分权和晋升机制的角度,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重经济建设,轻社科文卫”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第一、二两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财政支出结构的内涵,并从理论上陈述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及已有的分析思路。第三章则具体到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剖析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的现状,同时从理论角度深入探讨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成因,并提出我国的财政分权和现行政治晋升机制促使地方财政“重经济建设,轻科教文卫”。第四章则通过实证方法,结合1996-2005年我国各省数据,建立相关的计量模型,对前文提出的理论观点进行检验,并深入分析实证结果的经济意义。第五章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结论,并指出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改变我国“自上而下”用人机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方式将有助于纠正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