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华侨教育政策的执行现状分析——以江门市为例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so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门市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所辖的新会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历史上俗称“五邑”。近代以来五邑人大量走出国门,经过四次移民潮后,侨居海外的五邑人已达到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分布在海外的五邑籍华侨华人在侨居国几经沧桑,艰苦创业,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渠道,并把发达国家的近现代文明带回故乡,使五邑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呈现出特有的社会风貌。与此同时,侨居海外的五邑华侨热心支持家乡建设,通过捐资助学,架桥修路等方式,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五邑地区又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建国以来五邑人大批移居海外的历史基本结束,随着时光的推移,当代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也逐渐演变成以华侨华人新生代为主体的社会。新生代对祖籍国的感情远不如第一代华侨深厚,他们中许多人不懂中文,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他们不但在国籍上,而且在文化、心理和思想上都已经在居住国“落地生根”。老一辈的五邑籍华侨意识到让子孙“落叶归根”的重要性,他们有的把子女送回家乡接受传统教育,有的想方设法让子女到有华文教育的学校就读。同时,纷纷来信、来访,请求家乡政府的侨务工作部门给予更多的重视。  因此,华侨教育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立足于江门五邑侨乡的实际,结合新时期华侨教育的特点,对华侨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纵观华侨教育历史上下几百年,地域遍及五大洲,其产生和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也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概括起来,华侨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期、发展期、低潮期、复苏期四个阶段。时至今日,华侨教育在广大华侨的热心支持下,冲破重重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级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深化华侨教育工作,包括出台华侨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实施“三侨生”照顾政策,同时大力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通过发展华文媒介,通过组织华侨华人新生代开展寻根夏令营活动,建立世界青年合作平台等措施,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华侨教育的发展。然而,这方面的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华侨教育的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以及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  总之,华侨教育工作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侨务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广大华侨关心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华侨教育政策的研究,探索华侨教育,特别是华侨华人新生代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是政府侨务工作部门和广大侨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江门五邑籍华侨华人历来爱国爱乡,努力拼搏。相信江门市华侨教育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五邑籍华侨华人对世界的贡献一定会更大。
其他文献
为及时识别和预防数据网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数据网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效益,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分析法评估风险因素对
期刊
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从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两个方面,对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基于BIM技术编制与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即采用BIM模型提取工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这些失地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逐渐沦为边缘化的弱势群体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增加,城乡结合部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同时受城市发展辐射带动,大量非征用集体土地建设异常活跃。两种用地开发建设模式构成了城乡结合
公众参与,发端于美国政治领域,1980年代逐渐被引入我国的公共事务管理领域。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主导模式下飞速发展,但公众参与严重不足,越来越多地引发了居民对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催生出被征地农民这一特殊的过渡性群体。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个庞大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各级政府也探索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空巢家庭比例的增大,社区养老的优点日益突显,社区养老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符合我国城市养老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
社会保障基金问题始终是社会保障的首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管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