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空间结构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其优化对区域产业培育、寻找区域旅游发展优势、优化旅游区的功能配置、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作为新疆旅游经济强有力的引擎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初步形成旅游要素“点—轴”式布局集聚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体,其深入开发的市场潜力与社会效益都将十分显著。本文运用分形统计理论中的DLA模型以及关联维数模型等,对新疆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的空间聚集状态以及均衡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并对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分形统计理论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框定。其次,对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区域概况进行了评析。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资源丰富,景区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目前拥有A级以上国家旅游景区50个,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地区,占产业带景区数量的68%,反应了景区分布的不均衡性,旅游资源和现有部分景区(点)在空间上较为分散,景区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交通运输除铁路运输外呈现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缺失了连接级别较低景区的有效通道,造成了部分景区之间因缺少互动的桥梁,而造成旅游交通耗时长,严重的阻碍了级别较低景区的发展。再次,分析了环准噶尔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形特征,该产业带的景区目前呈现着多分形嵌套特征,景区与景区之间存在着移动性障碍,适合于旅游环线的组合发展。可可托海的中心性作用强于喀纳斯以及魔鬼城旅游景区,其中喀纳斯旅游景区的中心性作用不强主要原因为景区屏蔽性作用太强,造成其他景区难以进入该系统中;可可托海虽然占据地理几何中心的绝佳位置,但从目前发展来看,其并没有将地理区位的优势转化成为核心竞争力,其原因主要在于景区周边交通设施落后,缺乏与可可托海旅游景区直接连通的交通线路;魔鬼城处于一级重点发展轴线上,但其景区级别相对落后,景区服务设施不配套以及景区品牌影响力弱严重的阻碍其中心性作用的发挥。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结果,构建了三大旅游圈以及“点—轴—面”网络模式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增强三“点”结构的中心性作用、加强交通网络的配套服务建设。而优化模式的实施又在于如何创新发展区内外旅游联动机制以及有效推动区域旅游的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