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新课标指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加强交流,逐步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名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纵观我国的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多为理论培训或是观摩学习亦或教师个人独自探索,不仅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离,也使得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效率不高。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日本,90年代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得到广泛推广的课例研究为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是一种集备课、上课、观课、议课为一体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新型教研模式,为教师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平台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在中国中学开展课例研究的活动尚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研究都将焦点集中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的客观层面,忽略了教师内在的深层次的专业发展。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课例研究对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符合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CTEETA’’模式,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课例研究如何促进对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CTEETA"模式是否适合中学英语教学,本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以笔者所在的一所重点初级中学作为研究现场,围绕培养“学生白能学习”这一研究主题,以8个英语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个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TEETA"模式能有效提高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自能学习;课例研究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尤其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即实践性知识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乐观自信的工作态度,职业幸福感得到了提高。本研究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课例研究的具体模式,既具有个例性特点,同时又具有一般性启示和借鉴作用,给教师开展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