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对《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016年至2017年间四篇简报的翻译。报道的主题分别为“水资源危机”(Liquidity Crisis)、“亚马逊”(Amazon)、“美国的制衡”(America’s Checks and Balances)和“合成毒品”(Synthetic Drugs),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商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把握《经济学人》兼具准确生动和专业严谨的语言特点,在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充分还原文章信息,同时还应体现出这一刊物独有的语言风格。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大量的词义选择与词义引申问题。与其它文本不同,作为有着浓重政治与财经色彩的英国出版刊物,因受两国意识形态、基本国情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被转换为中文时,词义的选择与引申成了最基本也是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实践报告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践,阐述在《经济学人》的语言特点下,如何通过词义的选择与引申,使译文达到尽可能专业和忠实。本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概述,交代了翻译文本的背景和实践意义;第二章描述了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及译后的校改;第三章分析了源文本语言特点,并对翻译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总结;第四章从词义选择及词义引申两大方面入手,结合源文本独特的语言风格,通过实际案例的运用和分析,探讨了《经济学人》语言特点下词义的选择与引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是本次报告的重点;第五章为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