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诗人,艾略特在诗歌题材和诗歌技巧方面带来了英语诗歌界的巨大变革。作为批评家,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非个性化”、文学构成传统秩序、文学应具有宗教标准等诗歌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也有深远影响。独树一帜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使得艾略特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教,宣布自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文学上的古典主义,宗教上的英国高教会派。艾略特在转向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之后,将宗教作为文学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并提出建设一个基督教社会的主张,重新界定文化的含义。本文旨在分析艾略特转向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之后的文论思想中的宗教要素。首先,论文对国内译介艾略特作品、研究艾略特的状况,以及国外研究艾略特的状况进行梳理,认为对艾略特文论思想中宗教要素的研究很有拓展空间。其次,从时代背景、个人独特生命体验、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审美特征等层面初探艾略特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的原因。艾略特在当时宗教信仰的危机、战争的幻灭情绪、个人独特生命体验造成的精神困境中探寻出路;而包含秩序和悖论样式,呈现独特审美特征的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艾略特提供某种精神安慰与社会愿景。接下来,论文集中于对艾略特文学作品和批判理论中的宗教属性展开分析。艾略特所谓文学构成一个传统秩序以及“非个性化”理论中的传统意识等都是秩序之美的体现。悖论样式之美则表现为艾略特在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之前对朱尔·拉弗格、特里斯坦·科比埃尔和波德莱尔诗歌体裁的借鉴形成的审“丑”,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之后对波德莱尔的恶魔主题的宗教意义的肯定,以及诗歌中对现世生活和黑暗的肯定。最后,论文尝试对艾略特文论思想中文学、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艾略特从将宗教标准作为文学的判断标准之一出发,继而提出建设一个基督教社会,并诉诸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这样的思想已经越出文学领域,当然也激起了更广泛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