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万年大计,而青少年更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也不断涌现,对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改变,其中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深刻。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能矫正和改变目前此种趋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研究。 本文通过对宜昌市中心城区500名青少年、5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为基础,辅之以宜昌市青少年宫、艾家嘴社区、白马山社区、绿萝路小学和伍家岗小学等单位10位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的个案访谈,对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需求的共性特征和群体差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需求具有鲜明的特征,折射出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教育阵地建设、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认真分析原因后,分别从加强宣传更新理念、强化整合优化体制、以人为本提升专业化水平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社会教育的概念、特征、模式和意义,其中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模式进行了梳理,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以宜昌市中心城区调查为例叙述青少年社会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教育资源有限、参加社会教育的强烈愿望不能满足、社会教育顶层设计不足、参加社会教育自主性不强。第三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理论支撑、责任主体和相关法规制度这三个角度进行。第四章针对目前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