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消耗资源进行生产活动。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人类几十年的索取已造成资源严重短缺,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开始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所以生产与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应以技术为切入点寻找解决途径。本文论证了生态技术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为了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技术,鼓励生态技术创新,引导生态消费,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阐述:第一章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指出产生的必然性。在澄清了相关的理解误区后分析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其理论基础和意义作出讨论。第二章明确了生态技术的内涵、特征,指出生态技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并进一步论述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离不开生态技术:一方面传统技术从生产模式到技术观都存在重大缺陷,不利于资源节约;另一方面生态技术对节约资源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证实。接着分析了生态技术对节约资源作用的有限性。第三章提出要加强生态意识,从生态技术创新和生态消费两方面着手发展生态技术。并就如何进行制度建设、保障资源节约给出了操作建议。
其他文献
高校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研立项,可以培养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在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科研立项的目的和意义的同时,阐述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科技在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现创新型城市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上。
苦竹属竹种因为笋味苦,蔑性较差,其利用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资源破坏十分严重。随着绿色食品热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苦竹的利用价值,虽然苦竹笋味苦,但在营养
社会的进步促进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随着智慧时代的来临,传统科研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这不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科研是新时代下
自从哈默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关于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核心技巧与战略、产业发展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中西方战略理论的研究热点。改革开放以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健康医药产业,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为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采用计算机技术,改革单一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