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消耗资源进行生产活动。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人类几十年的索取已造成资源严重短缺,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开始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所以生产与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应以技术为切入点寻找解决途径。本文论证了生态技术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为了彻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间的矛盾,应该大力发展生态技术,鼓励生态技术创新,引导生态消费,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阐述:第一章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指出产生的必然性。在澄清了相关的理解误区后分析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并对其理论基础和意义作出讨论。第二章明确了生态技术的内涵、特征,指出生态技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并进一步论述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离不开生态技术:一方面传统技术从生产模式到技术观都存在重大缺陷,不利于资源节约;另一方面生态技术对节约资源的作用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证实。接着分析了生态技术对节约资源作用的有限性。第三章提出要加强生态意识,从生态技术创新和生态消费两方面着手发展生态技术。并就如何进行制度建设、保障资源节约给出了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