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百年的研究,积累了丰硕成果,云冈石窟给世人的印象越来越清晰,但第二期窟群仍给研究者们留下不少疑问和争议,既有关乎历史问题的也有涉及信仰思想及艺术问题的。本文选择了以建筑设计手法为主,雕刻造型语言为辅的研究角度,系统地梳理云冈中段崖壁第5至13窟的艺术表现问题,结合文献材料,探寻其中的艺术发展逻辑及规律。本文第一章从窟室空间形态角度对云冈第一期的第16至19窟和第二期的第5至13窟进行梳理,结合鲜卑族传统思想和居住方式在定都平城前后的变化,以及北魏佛教信仰思想的特点,指出在平城建筑持续深入汉化的大背景下,云冈第二期洞窟的空间形态逐步实现了从昙曜五窟的"帐殿型"向仿木构建筑"殿阁型"的转换。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第一期洞窟和中段崖壁诸大窟的明窗和窟门设计的种种手法和相互联系,厘清了它们的发展次序,明确了这些手法的创新所围绕的宗旨。第三章选择了第12窟、第9、10窟前室东、西侧壁上的大型屋形龛和第9窟后室窟门上的屋顶形装饰作研究对象,从浮雕特有的空间压缩技法角度考察,指出其技法的成熟过程与窟室设计优化过程具有同向性和递进性。第四章,对第13窟南壁明窗下七佛龛内、第11窟西壁七佛龛内,以及第6窟后室中心塔柱及周壁上层各龛内所雕刻的下摆外张的褒衣博带式立佛像进行造型及雕刻技法的对比,指出第6窟立佛造型是另外两窟中诸立佛像所具的三种不同倾向手法的揉合。第五章,进一步论述第11-13组窟的整体性,结合前面章节纵向系统梳理的成果,着重指出第9、10双窟的前室是由第12窟前室发展而成;第7、8双窟后室是由第12窟后室演化而成;第6窟后室中心塔柱是由第11窟塔柱演进而成;第13窟在诸大像窟中的特殊性;并对中段崖壁三对双窟的开凿次序进行讨论。第11-13组窟在云冈石窟艺术发展中的枢纽地位逐渐显现,其继第一期昙曜五窟之传统而萌发嬗变之端绪,乃第二期窟室设计中许多创新手法之滥觞。以本文的分析结果,或会在云冈第二期窟室营建次序及工程持续时间等方面与前辈学者观点有分歧,限于笔者能力、历史资料和文章篇幅等诸因素,这些疑问或需待日后再作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