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大运河山东段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积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课程资源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实施建议提出“地理课程资源是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运河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兼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是重要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大运河山东段具有最困难的通航条件、最复杂的维护工程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之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领域,将其用于基础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新课标的视角,阐述了大运河山东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问题。首先,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研究大运河山东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乡土性的开发原则,在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运河山东段的实际情况,挖掘了“运河城镇人口的变化、运河古阁光岳楼、山东段运河农业、交通变化与临清兴衰、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五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将其与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采用对照实验法和访谈调查法,研究大运河山东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问题。通过对照实验法,选取对照班和实验班,对学生测试成绩的差异进行定量研究。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实施对学生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发生了由不存在显著差异到存在显著差异的变化。通过访谈调查法,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性研究。针对实施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提出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导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合作探究、注重发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三大实施策略。最后,针对“交通变化与临清兴衰”这一大运河山东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地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大运河山东段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大运河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归侨侨眷出于种种原因回到国内生活,在国内的生活中因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造成部分归侨侨眷在生活中出现了诸多困难,形成贫困现状。困难归侨侨眷带来的影响不只在于政府整体民生工程建设,归侨的身份还要影响国内国外其他华人华侨对国家的整体看法和认知。本溪市困难归侨侨眷有着自身的分布和形成特点,在帮扶困难归侨侨眷脱贫的工作中,有着本地区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政府侨务部门一方面提高困难归侨侨眷扶贫工作认识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赋权,青年亚文化边界逐渐泛化,青年亚文化受众规模不断扩大,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随之增大,青年亚文化正逐渐摆脱以往社会中的边缘地位,逐渐走入主流文化视野。传统的伯明翰学派研究认为青年亚文化风格的形成是一种对主流社会的“仪式性抵抗”,并且最终会被主流文化收编。本文认为伯明翰学派研究青年亚文化的理论框架仍具有借鉴意义,但青年亚文化在如今互联网环境下不管是风格形成、抵抗的意义还是与主流文化
学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入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应的就会出现诸多不同的语言规范。所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译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当时社会语言规范的影响,对于同一原著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与阐释。由此,复译本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学界虽不乏对复译的价值的探讨,但仍存在使用方法较为单一、涵盖方面较为有限、选取对象历时性不足等问题。本次研究跨语言、跨时代、跨学科,对时代语言特征等深刻内涵进行了领域性解读,期以充盈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增速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逐渐显现,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我国不断出台区域扶持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尤为突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对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严峻局势,中央政府不断出台减税降费举措。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不景气的经济情况更为严重,党中央将稳就业保民生的任务放在更高的位置,而税收政策作为政
学位
学位